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继续解放思想
· “恶搞”是在拔文化的根
· 扭转传统工业化的思维定势
· 创业创新要有新举措
· 哲理漫画
· 公共资源配置在中国的特殊性
· 文化生态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国会因素
· 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公共资源配置在中国的特殊性
陈 宪
  在传统体制下的中国,可以说几乎没有公共资源和私人资源的界分,除了很小一块私人资源外,都是国家资源、行政资源。与此相适应,也就没有明确的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分。这是中国不同于其他许多现代国家的特殊性。因此,就像作为转型经济的中国,新体制要在传统体制内部或旁边长出来一样,公共资源也将在转变国家资源、行政资源性质的基础上得以形成,否则,我们就基本不存在公共资源配置和满足公共服务需求的问题。

  把国家资源、行政资源中的相当一部分转换为公共资源,把私人资源中的一部分通过税收形式转化为公共资源,都是制度安排下的利益调整。制度建设和实施是一个艰苦过程,利益又具有刚性,其调整难度不难想象。政府充分认识这一点,有助于加快自身改革与建设;企业和老百姓,一方面要自觉足额纳税,另一方面要增强公共意识,自觉关心和监督公共资源的配置。

  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体制和发展水平的双重原因,公共资源的短缺程度无疑是很高的,也就是说,在公共服务领域等着用钱的地方很多,有待增进公平的地方也很多。要改变财政支出结构和公共资产使用结构,增加直接用于公共服务的支出和使用比率,就能较大幅度地增加公共服务,进而逐步改善社会公平公正的状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公共资源配置在中国的特殊性 陈 宪 2007-11-19 48256F32002924A648257395002BDCE7[A5-陈宪≈B1-江于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