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星星吧”里一起数星星
· 长兴农家:摸索在“城乡通道”
· 密林深处的“上海村落”
· 白发老人走出来的“城乡通道”
· 山野“土货”的身份转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白发老人走出来的“城乡通道”
  在顾渚几十万人次的年接待量中,90%是来自上海的中老年消费群。这一现象引起了祁煜良的关注。

  作为顾渚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祁煜良隐约觉得,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有很多值得琢磨。

  上海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以2005年底的数据为例,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人有266万多名,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9.58%。也就是说,5个上海人中就有1个老人,而且这个趋势仍在上升。

  20多年的老龄化积累,10年的人口负增长,使得上海老龄化速度正逐年飙升。这座拥有1600多万人口的“东方大都市”,正在“一天天变老”:有300多万老人过着退休生活。

  逐渐“变老”的上海,正面临“银发危机”。

  根据规划,到2010年,上海市每个社区都至少要配备一所养老院。但养老院的高收费,制约了一批老年人的选择。据了解,上海浦东新区社会福利院,每个床位的月费用需要1000至1500元,高出上海市普通退休职工的平均养老金。

  处于上海边缘的顾渚村,正是看中这一“行情”。祁煜良认为,“性格独立、好强”的上海老人,即使有能力,也不一定会选择集中养老的方式。以常住顾渚的老人为例,受“三高”等慢性疾病困扰的虽然不少,但他们普遍认为自己不需要“特殊照顾”。

  如此看来,从2001年两户农家“让城里客人试着住住”,到目前顾渚共有120家农家乐——这种“发展规模”,并非村民相互跟风那么简单。

  “住在顾渚,比走亲戚还好。”上海阿姨郑虹说,在亲戚家,多住几天就会觉得不自在。而在顾渚,农家乐老板娘烧饭、打扫卫生时捎上自己的一份,而她本人也为享受的服务付了费,反而心安理得。

  来去自如也是农家乐的一大优势。“不用像养老院那样,担心离开后,想再来时就会没有床位”。郑虹目前的生活状况是,想念上海的儿子孙子了,就回去看看,想念顾渚的山山水水了,就再次脱离都市钢筋水泥的包围和捆绑。

  把大都市的“银发浪潮”,转化为“农家乐”的市场机会,把分流都市养老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这就为城乡一体打开了一条渠道。这样的考量,让顾渚农民的思路更加开阔。

  顾渚成为“都市老人集散式养老点”的优势在哪里?在水口乡农家乐协会会长郑本良看来,村里最可宝贵的财富,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还有淳朴的乡情民风。

  对于顾渚村里实惠的消费水平,上海客人起先还有不少怀疑。顾渚盛产紫笋茶、笋干等农副产品,客人在游览和休闲之余,往往选购一些带回家。开始时,精明的上海老人,人人备有一把“钩子称”,自己称过才放心。时间一长,没有发现“短斤缺两”, “现在,‘钩子称’早已被‘消灭了’!”

  开展农家乐6年来,顾渚村几乎没有发生过失窃事件,连打架骂人现象都很少发生。安详平和的田园生活,成为“小上海”就地掘金“银发经济”的关键所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白发老人走出来的“城乡通道” 2007-8-27 浙江日报000102007-08-27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