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星星吧”里一起数星星
· 长兴农家:摸索在“城乡通道”
· 密林深处的“上海村落”
· 白发老人走出来的“城乡通道”
· 山野“土货”的身份转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星星吧”里一起数星星
  这几天,贡茶院的施工正如火如荼。上海客人几次想进入竹林深处的工地一探究竟,都由于安全原因被挡在现场之外。

  位于顾渚村吉祥路尽头的贡茶院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旁正在建设的贡茶院建筑群,按唐代院落的形制设计,明年春天正式落成后,将迎接国际茶文化节的到来。

  早在盛唐,顾渚“灿若金星”的金沙泉,“清香缭绕”的紫笋茶,已是皇帝八百里进贡之品。如今,人们已经很难分清,是“农家乐”的发展为顾渚开发茶文化提供了契机,还是茶文化的挖掘,将为农家乐下一步的“升级”,带来更多的优势。

  前两天,来自上海好时实业有限公司的陈以鸣等11人,在“银杏阁农家乐”主人的介绍下,包车游览了位于安徽广德的“桃姑迷宫”溶洞和江苏宜兴的“慕蠡洞”。由于顾渚地处三省交界,客人们一早出发,游玩结束后,还能赶回村里吃午饭。

  包车每人只需20元,由“农家乐”的人带去,还能享受7折的门票优惠——顾渚人“借景入村”的做法,让陈以鸣印象深刻。他由此建议说,如果将来以公司的形式替代目前农家乐挨个接送老人的现状,将会方便老人的出行,增加顾渚的吸引力。

  上海老人傅翌兴,对于顾渚农家乐的发展也有着很多思考。他觉得,“农家乐”的管理不应该“每家各扫门前雪”,而应由政府通过某种形式统一管理。尤其是医疗卫生等单家独户解决不了的问题,更需要政府出面来统筹解决。

  老傅的很多想法,恰好是村里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考虑到老年游客占多数的特殊情况,顾渚在村行政办公楼旁建起“社区卫生站”,还将在例行的“农家乐培训”中,增加有关老年卫生保健的内容。

  开设符合都市人消费习惯的开架超市,提供针对老年人需要的洗发、修脚服务,开辟适合老年人休闲习惯的钓鱼、泛舟等娱乐项目,也都在村民的打算之中。

  冒着酷暑,村民倪子良在自家宅基地上造起了3间两楼的农家小楼,厨房下面带有车库,东北面修建了一个20多平方米、可以远眺水库的平台。为筹办“农家乐”,他已经投资10多万,还放弃了原先在江苏的竹器生意。

  吸引倪子良回乡的最大原因,正在于“顾渚的农家乐已经告别农民分散、零星经营的局面,进入由村里统一管理的有序经营阶段”。在他看来,“组织化”才是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最基础的一点是,每家农家乐在开办前,卫生、消防等方面必须达到统一标准。最核心的一点则是,长兴县生态旅游办与水口乡协调了好几次,决定由村行政班子介入农家乐管理,与农家乐协会一起开展工作,避免价格方面的恶性竞争。

  村民对于组织化的期待,正在逐步落实。祁煜良说,包括旅游商品和农产品两项经营内容的“顾渚商品市场”,已经通过审批,即将投入建设。村里的“中心停车场”也已开始施工,100多个车位开辟出来后,农家乐将告别“车辆横七竖八停放”的局面。

  在基础设施方面,“政府平台”的作用已经显现。到年底,顾渚所有自然村里的道路,都将实现硬化。以往时常威胁农作物产量的山涧,经过市县水利部门的设计,正在由“石步阶”科学包装起来,修建成景观带。

  凉风习习的夜晚,倪子良与家人坐在平台上,想象着“星星吧”落成后的情形:来自都市的客人告别喧嚣,面朝顾渚山,喝几口凉茶,躺在椅子上,仰望夜空“数星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星星吧”里一起数星星 2007-8-27 浙江日报000102007-08-27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