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沪“群租第一案”
物业胜诉
· 北京市民公共行为
文明指数明显提升
· 439位老人的“阳光行动”
· 百姓点题 干部解题
· 我省首家“的士学校”开学
· 曹书亭同志逝世
· “我只是做了一个母亲应该做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挽救一个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439位老人的“阳光行动”
  本报讯 (玉环县报道组 骆战红 高秋玉 记者 苏晓春) 6月25日,对玉环坎门“禁毒阳光会所”的439位老人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上午,82岁的会所负责人郭口顺老人从办公室墙上那幅巨大的图板上,又取下了一份帮教人员的脱毒记录资料,装入档案袋封存起来。这是一名才22岁的女孩子,也是经过会所帮教成功脱毒的第18名失足青年。“现在她可以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在阳光下了!”

  为挽救吸毒人员,坎门关工委组织了439名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的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民兵、老渔民、老村居干部,组成“五老帮教团”,从2004年起,坚持不懈地帮助吸毒人员脱离毒魔。去年3月,他们成立了全省首个 “禁毒阳光会所”。

  吸毒青年阿俊曾是个戒毒所的“三进宫”,做了43年民警、75岁的徐本盛老人决定感化这块“顽石”。阿俊行踪不定,去年11月,徐老和黄贵河、张小蕉3位老人得知阿俊最近常租住在坎门一座山头的民房里,就立即上山寻找。当他们翻过4个山头,疲倦地爬到山顶时,阿俊却不见了踪影。当老人们第六次上山时,阿俊露面了。

  当天,阿俊就跟着老人回派出所作了尿检。现在阿俊已经通过12次尿检,如果第13次合格的话,他就可以成功脱毒了。

  苦口婆心地劝说、一次次上门走访……在这些慈祥的老人们眼里,吸毒人员不是坏人,而是曾有过劣迹、不慎失足的孩子。“其实他们的心理比普通人更脆弱,更需要关怀和帮助。”里岙社区帮教组组长王明聪说。

  据了解,帮助一个人脱毒需要三年时间,期间要经过13次尿检合格方能拿到脱毒证书,这个过程既漫长又艰辛。但“禁毒阳光会所”的老人们不这么想。“挽救一个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再难也值!”郭口顺老人感慨地说,“我们有439名老人,每人拉着一个青少年的手,就可排成1.5公里的长队;每人向青少年说一句心里话,就可以编成五六万字的‘金玉良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8 439位老人的“阳光行动” 2007-6-27 48256F32002924A64825730500314E7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