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沪“群租第一案”
物业胜诉
· 北京市民公共行为
文明指数明显提升
· 439位老人的“阳光行动”
· 百姓点题 干部解题
· 我省首家“的士学校”开学
· 曹书亭同志逝世
· “我只是做了一个母亲应该做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6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只是做了一个母亲应该做的”
宁波社区退休干部贺元英获“中国十大民间禁毒人士”称号,昨在京受表彰
  本报杭州6月26日讯(记者 朱海兵 通讯员 俞涛) 今天,宁波海曙区南门街道社区退休干部、62岁的贺元英,作为中宣部、公安部等评选出的中国第二届十大民间禁毒人士之一,在北京受到了隆重表彰。面对这一殊荣,她说:“我只是做了一个母亲应该做的。”

  南门街道是宁波市禁毒重点地区,2001年街道创办了一家政府主导、民间自治形式的戒毒帮教俱乐部,贺元英自告奋勇做起了主任。贺元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敲响了刚刚走出强制戒毒所的阿康家的门。

  “我是街道戒毒康复俱乐部的,来看看你。”她的话还没说完,防盗门的“猫眼”就关上了。第二天又去敲门,“猫眼”里只冷冷地传出一句话:“我很好,不用你来看。”回到办公室,两吃“闭门羮”的贺元英通过电话劝说道:“我只是想帮帮你。”

  第三天,门终于开了。一进屋,贺元英见里面乱七八糟,二话没说就拿起了扫把。站在一边的阿康,看着看着,悄悄抹起了眼泪。

  第四天,阿康成了俱乐部的第一个会员。接着,辖区22名吸毒人员全来了。后来,9名辖区外的吸毒人员也来了。他们亲切地叫贺元英为“贺妈妈”。

  “对戒毒人员要有充分的信任,这样才能走入他们的心灵。”贺元英根据每个会员的家庭情况、个人特长、喜好等,一一制作了帮教动态管理卡,还定下了戒毒人员有困难、有信心动摇、有纠纷、有伤病意外和有进步及受奖时的“五必访”制度。

  如今,康复俱乐部的戒毒会员达到31人,绝大多数入会后不再吸毒,其中有4人达到3年以上脱毒,5人达到2年以上戒断毒瘾,6人达到1年以上不再吸毒。即使个别会员出现复吸情况,贺元英也抱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毫不放弃。

  在贺元英的努力下,俱乐部与当地有关机构建立起了免费职业培训制度,并吸引一些单位和企业参与,以帮助戒毒人员再就业。

  “如果没有贺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帮助,我就不会有现在了。”阿嫣是一位漂亮的姑娘,一次不慎就堕入了毒品的深渊,贺元英像对女儿一样悉心开导她。有几次,阿嫣深夜毒瘾发作,她立刻赶去安慰。如今,阿嫣在贺元英的帮助下已找到工作,对将来充满了信心。

  (文内提及的戒毒会员皆为化名)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8 “我只是做了一个母亲应该做的” 2007-6-27 48256F32002924A6482573050042043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