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图书馆盲文分馆成立之前,浙江图书馆已经在浙江省盲人学校设了一个图书流通站。流通站里有四五十册的图书,“浙图”半年到一年派人来更换一次。
“流通站的功能毕竟有限,”校长黄柏芳希望,有更多的新书可以补充进来,图书馆的运作也可以更加专业化,当他碰到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的时候,两人不谋而合。
褚树青正在推行他的“公共图书馆平等、免费、无障碍”的理念,他的想法是,让盲文图书馆起到更大的辐射作用,黄柏芳眼下管理的“浙江省盲人教育资源中心”,面向全省的视障人士进行培训指导,帮助他们的终生发展,正好是褚树青需要的平台。
在省内的公共图书馆中,浙江图书馆在其曙光路馆区内设有盲人图书专区,有盲文图书300余册,有声读物3000余盒。但是将图书馆直接设到盲人集中的机构里,杭州图书馆的做法还尚属首次。
送过去的新书,全都贴有统一的图书信息条码。接下去,周宇麟要设法把盲校原来的藏书运回馆内,进行整理编码。一旦建立了盲文图书馆,就已经超越了一般图书流通站的作用,必须承担外借的功能。
作为一个功能齐备的分馆,这里将成为整合后的杭州地区图书资源的一部分。褚树青希望盲文分馆既能成为学校的阅读中心,也能为全省的视障人群服务。
“所有的盲文图书,都会纳入杭州图书馆的数据资源库,保证任何一位拥有‘文澜卡’(杭州市公共图书馆通用借书证)的读者,都能从网上检索这些图书。”褚树青说,这将会使全省的读者受惠,在图书馆的馆际流通系统的帮助下,确保书及时到达各地的盲人读者手中。
第一批的200多张“文澜卡”已经送到了省盲人学校,老师们花了很长时间,把学生们的名字和每张卡的编号对应起来。由于实现了“一证通”工程,“文澜卡”在杭州地区所有公共图书馆全部通用。
他们曾经争论过,盲人卡是不是要和普通卡有所区别?后来的决定是,功能上两者应该完全一样,但是在细节上,必须有一些人性化的设置,例如在卡的表面加注盲文。
黄柏芳正在考虑的是,从下学期起为图书馆再增添一名人手,他们必须参加杭州图书馆组织的专门培训,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也要适当延长。
现在学生来借书,许君英的做法,是在一本小本子上手工登记。她知道,不久之后,大家都要学会刷卡借书。除了自己学校的学生,也许她要处理的,会是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一个盲人读者的索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