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火腿换来四件被套,一只酱鸭换来一箱水果,一盒保健品换来两箱牛奶,一件玩具换来一堆学习用品……一俟元宵,网上的“换客”更加热闹起来,一些剩余的年货通过“换客”之手,实现了物与物的交换,获得了各自需要的东西。这种处置剩余年货的方式,也出现在杭州不少社区,有的社区还专门组织居民把家中多余的年货拿出来交换。虽然这种交换与一般等价交换不同,物品交换成功并不以其真实价值来衡量,而是以交换双方的需求为准则,但物尽其用、各取所需的做法,派生出一种新的现象,唤来了一股节约之风。
过年采办年货,是国人的一大习俗。年货,连接着红红火火过年的味儿,承载着浓浓烈烈的亲情。如今,日子越过越好,年货也越来越多。对于吃不完的年货,如果能够通过各取所需的交换,合理调剂,及时处置,既节约了钱财,又不浪费资源。网上置换年货,不失为一种新颖的节约方式,其背后所隐藏的正是我们所要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风气。
节约不仅是个永恒的、全民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节约资源的主角,只要我们稍微动动脑筋,思维常换新,处处可淘“金”,节电节水节油节材等等,都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在抽水马桶内放一块砖就能节水,家里换上节能灯就能省电,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有效利用热能,住酒店如果顺手带上“六小件”就减少了一次性用品的浪费。在韩国,为鼓励节约,每年奖励一万户节约能源的家庭;为倡导节电,所有电梯都隔层运行;深夜时,影院、桑拿、浴场都限制开放时间;许多电视台每年都举办各种节约“抠门大赛”,有人还可以成为“节约明星”。
如今,我们的“换客”也值得世人刮目相看,他们交换的是多余的年货,传递的却是节约理念。这就是,生活富裕了更要节约,更要尽力减少资源的消耗。生活告诉我们,节约既是一种“减法”,更是一种“加法”。所谓“减法”就是尽量减少资源耗费,保持一种节约的生活方式;所谓“加法”,就是要物尽其用,走循环利用的路子。还以年货为例,现在商品如此丰富,人们其实没有必要随心所欲大量购置,而当出现多余的时候,则还需学会合理使用。“换客”行为送来的是预期外的“增量”,如获得了真正需要的物品,也结识了朋友,增进了邻里的感情,同时更体现了智者节约消费的快乐。在节约这件事上,物尽其用是最大的聪明,而不是看排场。999朵玫瑰在爱的含量上,与1朵玫瑰的价值其实是一样的。
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为,一种生活态度。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环境道德观。只有当节约意识渗透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内化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促使大家去珍爱本已十分紧缺的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