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正大规模推广应用海水淡化技术,给海水淡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浙江作为海洋大省,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今天,全国政协委员、浙江树人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叶宏明拿着《关于大力发展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建议》的提案,兴冲冲地对记者说。
叶宏明向记者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是联合国公认的世界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我国万元GDP用水量则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淡水资源已成为我国沿海及主要海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目前全世界有一亿多人靠海“饮水”,有120多个国家应用了海水淡化技术。欧洲人喝了近半个世纪的海水淡化水。
“但是目前这项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还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和政策方面的不足。”叶宏明说,因为缺乏宣传,当前社会上普遍认为海水淡化投资巨大、运营成本高,很多群众对喝海水淡化水也心存疑虑。国家虽然鼓励海水淡化,并将其列入“十一五”规划和《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但缺乏细化的、具体的扶持政策,可操作性不强。
为此,叶宏明建议,要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列入沿海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加大宣传,提高公众对海水淡化的认识。根据水电联产等世界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新趋势,建议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水电联产,由当地政府与沿海大型发电厂联合建设海水淡化厂,利用电厂自备电降低淡化成本,淡水除电厂自用外进入城市供水管网。
(本报北京3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