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春天,阿布扎比王储的兄弟、旅游业负责人塔哈努·阿勒纳哈扬悄然前往巴黎,开始和法国政府洽谈一桩金额巨大的文化交易。由于细节从未对外披露,新闻界只获得一些简单的但足以让法国文化界震惊的信息。
新闻界透露,阿布扎比打算投入巨资,说服卢浮宫在幸福岛开设“分馆”并且授权冠名。这座未来的“阿布扎比卢浮宫”将由一家独立机构负责经营,除去卢浮宫外,蓬皮杜中心及法国其他知名博物馆都将不同程度地向“阿布扎比卢浮宫”提供展品,租期从两个月至两年不等。阿布扎比古典艺术博物馆可以使用“卢浮宫”冠名的期限长达10年,冠名费价值7亿欧元,这笔钱将在提供展品的博物馆之间分配。正式谈判启动前,阿布扎比早就通过中间人做好铺垫,获得法国总统希拉克的首肯,所以由法国文化部及其下属机构——法国博物馆管理局主持的谈判,基本上可以视为对总统意图的贯彻。
但去年12月13日,法国第一大报《世界报》刊登了一篇份量很重的公开信。法国博物馆业三位齿德俱尊的前辈在公开信里旗帜鲜明地表示:“博物馆是不能出售的。”这封公开信迅速被一个名叫“艺术论坛”的网站转载,在文化界里激起强烈反响。用时政周刊《新观察家》的话形容,“一向静悄悄的博物馆,一下子变成硝烟弥漫的战场。”
在公开信里,三位前辈提出两点批评。首先,批评卢浮宫向美国城市亚特兰大出借一批包括法国古典主义绘画奠基人和西班牙画家在内的艺术大师的多幅代表作;其次,就是批评“阿布扎比卢浮宫”计划。公开信措辞尖锐地说,博物馆里的收藏,属于宝贵的公共遗产,通过“有偿出借”等商业模式对它过度开发,以及把博物馆变成“文化集市”、“大众娱乐的花园”的发展倾向,将使博物馆“在商业交易中丧失自己的灵魂”。
在三位前辈看来,博物馆里的艺术杰作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灵魂,国家则有向公众展示、以及为子孙后代保护它们的义务。这个原则是不可触动的。因此,为期可能长达10年的“阿布扎比卢浮宫”计划已经触动了这条原则的底线:由于一些杰作长期客居他国,卢浮宫游客的权利受到巨大侵害。根据卢浮宫的统计,2006年总共有830万人走进这座艺术宝库。
再有,“阿布扎比卢浮宫”计划很难摆脱“借文化传播之名,收获商业利益,服务于外交需要”的嫌疑。法国一向把阿联酋视为西亚地区“特殊的合作伙伴”。2004年11月,阿联酋首任总统扎耶德去世,正在出席欧盟峰会的希拉克总统特意缩短会议行期,专程前往阿布扎比吊唁,法阿关系的亲密不必多言。目前,法国在海湾地区的外贸出口30%销往阿联酋;作为空中客车A380的最大用户(阿拉伯联合酋长航空公司订购了41架客机和两架货机),当空客公司宣布延迟交货的时候,阿联酋也没有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