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新闻周刊·民间
3  4  
PDF 版
· 美女业务员的“一吐为快”
· 如此破纪录让人难以叫好
· 新闻陪审团:
“美女效应”的冷思考
· 带着丈夫一起上班
· 身患八大重症却乐观康复
· 带孤寡房客老太一起出嫁
· 网上征养孤寡老人作父亲
· “民间数学家”欲上京摆擂
· 伦敦的另类学习浪潮
· 老船工义务摆渡30年
· “选秀”节目的经济学分析
· 宁静还是喧闹
你要哪一种城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近来,一些体验式的烘焙学习班在杭州兴起,这股风潮原来全世界都一样。
伦敦的另类学习浪潮
  伦敦西区的一个夜晚,四位精英人士端坐在晚餐桌前。其中一位舀起一只南瓜饺子,随即赞不绝口:“美味!这是什么馅料的?”“它来自名厨安吉拉的一道菜谱”,律师主人不动声色地回答。“噢,她出烹饪书了?”在座的另一位出版界人士惊叫起来。“据我所知还没有”,主人继续不动声色,“我是在酒店她的厨房里观摩到这道菜的制作过程,并和她一起共进午餐的。”这样的情形如今在伦敦正变得越来越常见。

  来自伦敦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一股新的消费力量正在形成。与传统的“视觉消费”相比,“体验经济”时代的人们更乐意运用某种专业知识来展示自己的地位,因为那样显得更有说服力,更具个人特色。

  伦敦大英博物馆开设了相关艺术课程。12个星期,交上3800英镑学费,你就有希望拿到一张关于亚洲艺术的硕士证书。大英博物馆该门课程的负责人表示,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快速发展,是这两年亚洲艺术大热的原因之一。那些对艺术有兴趣的人、艺术历史钻研者、还有希望未来进入拍卖行业的人是类似课程的热心参与者。伦敦一所学院成人教育部的负责人介绍说,这些课程的大多数学员年龄都在40至50岁之间,60%都是从前的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利用夏季休假来这里进修。进修的课程从英国当代艺术到中国瓷器的影响,应有尽有。

  与上述艺术课程相比,烹饪课程的要求显得更加简单——你甚至不需要真正学会下厨。拥有众多米其林星级厨师做培训教师的“品尝地”的负责人杰拉卡说,许多学员来这里纯粹是因为对食物的好奇心。他们几乎已经吃遍了世界上所有的著名餐馆,现在他们想看看这些菜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学员中有一位纽约商人,每次出差来伦敦时都会预约上课。另一个热门话题是红酒,各色品酒课程的盛行证明了这一点。参加品酒课程的不仅有初学者,更不乏早有丰富品酒经验的红酒爱好者。

  对参加课程的更多人来说,即使上课学不到什么也无关紧要。“我参加品酒课程,与其说是享受品酒这件事,还不如说是为了让自己晚上有点儿事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员承认,“参加这样的学习课程,能让我有点儿充实感,把注意力彻底从工作上移开。”没错,这也许才是如今风行的“学习新浪潮”背后的最大推动力:在辛苦工作了一天之后,让自己投身于课堂之中,算得上最佳精神享受,效果肯定比去酒吧喝一杯更容易见效。

  (据《金融时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民间 00015 伦敦的另类学习浪潮 2007-3-8 浙江日报000152007-03-08000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