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记者博客:随想“新农民”
· 一个农民,是不是可以改变一座城市
· 该怎么称呼你,农民汤良川
· 拿政府津贴的农民
曾经皮蛋都做不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个农民,是不是可以改变一座城市
本报记者 蒋蕴
  当农民不在他们的土地上耕耘时,农民到底还是不是农民,有的时候,其实这并不重要,因为这个群体的力量,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一个农民,是不是可以改变一座城市 本报记者 蒋蕴

  12月19日,当我把电话打到浙江林学院农民大学生班时,在这里就读的84个农民,正在紧张地复习。

  这个堪称全国最大的农民大学生班级(《今日关注》2005年12月29日报道),还有一个多月,他们就要期末考试了。此前的第一学期,全班同学7门课平均成绩达到了75分。第二批学员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期待着两个月之后步入大学课堂。

  当农民大学生石海燕回到她在云和县黄源乡黄家畲村的老家时,乡亲们就拿着发黄的秧苗来找她帮忙“诊断”。“这是很多人期望的图景,农民大学生学到技术,回到乡村,成为当地科技示范户,带动更多的人改变生活、改变命运。”浙江林学院首批农民大学生班的班主任李震华告诉我。

  这个年代,就是农民不断向外转移、角色不断转换的年代。我们的报道,就力图在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揭示一些社会现实。

  在一起到宁波打工的老乡中,李仕清第一个入了党,这让他那位曾经是村支书的老父亲欣喜异常(《今日关注》2006年12月15日报道)。当老家的年轻人还成天在“打打小麻将吃吃麻辣烫”的时候,44岁的农民李仕清跑过河南、云南、青海、西藏、福建等地闯天下。

  李仕清从农村走出去的时候,林志寅正在考虑从温州瑞安城区回到他的老家顺泰乡。这个穿着时尚的青年,在今年瑞安农协掀起的乡村合作运动(《今日关注》2006年11月14日报道)中,无疑是主角之一。

  在城市工厂里工作了好几年,林志寅忽然又回老家种起了毛芋,这让他的很多朋友想不通。

  林志寅花了一整年时间,一个人试种新品种。他业余时间还去读书充电,学的不是农业技术,而是经营管理。他告诉我,要解决农业问题,不仅仅在种植,而在于整个产业链之间各个环节的配合。

  这就是当下的农民,不管他们还在不在土地上,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日本的“彩虹计划”也印证了这一点,这是在林志寅读过的“河北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网站看到的例子:

  十几年前,东京大学农学部毕业的农民菅野芳秀和几个市民一起,在日本山形县长井市发起了“彩虹运动”,从宣传城市厨房垃圾的分类收集开始。现在,日本中小学的学生餐大部分改为采购他们的有机食品,长井的市民更信任本地的有机农业生产。

  农民菅野芳秀说,所谓“彩虹”,意指在城乡之间架起丰富多彩的桥梁。

  84个还保留着浙江农民户口的大学生,今年暑假在全省欠发达地区21个重点县(市、区)34个乡镇、62个行政村进行了调研,走访了500多个农户,访问了1800多人次。

  当年,“陈奂生”进城时,他是这样想的,“又不投机倒把,卖一点农副产品,冠冕堂皇”。今天的情形是,当石海燕、林志寅他们回到农村,在改变着自己的同时,也改变着他们的周围。

  这样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是不是足以改变他的生活圈、他的家乡,甚至改变一座城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