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征得德清县文化局同意,建筑工程承包商余运来设立了“运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奖”,这是德清的第八个民间奖项。在成立仪式上,民间设奖协会成员尽数出席,包括县文明办等机构的领导也与会。
设立这个奖项的余运来,来自安徽省安庆乡下。1994年到德清建筑工地打工,从最普通的工人做起,现在手下有一百来号工人,还是一家环保建材产品的湖州代理商。他父母和兄弟等一家九口,都已在德清落户,他自己买了车、房,过着让他自己满意的生活。
余运来设立这个奖项,与另一位民间奖项的设立者“钱大姐”不无关系。
钱大姐名钱立铃,她设立了一个“残疾学子励志奖”,她的先生正好与余运来在同一个公司工作,于是相识。
2006年国庆晚会,余运来作为优秀项目部员工参加。余运来说,在这次晚会上,他有了自己的想法:斯正良是老板设立了奖项,我是农民工的“头”,虽然没有一技之长,但我对民间文化很感兴趣,于是就有了想设立一个这方面奖项的想法。
余运来提供的基金虽然不大,但他很享受这两个月的筹备过程。经过与县文广新闻局和相关机构协商,“运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奖”正式设立。
在德清县的统计中,余运来的奖是该县第8个民间奖项,理所当然也要加入民间设奖协会管理。
在“运来奖”成立仪式上,斯正良出席并代表协会讲话表示祝贺。
斯正良后来说,根据章程,今后民间设奖要逐步规范,首先要向协会申报、登记,主要考虑设奖人的人品和社会形象。“做事要有头绪,首先要有申请手续,认可章程。现在,我们已经全部正规了。比如设奖,首先就要看你这个人在社会上有没有影响,有没有资格。”
德清县文明办主任车瑞荣认为,协会就是为了管理和服务才成立的,新设立的奖项应该纳入协会管理。协会章程确实有对设奖人人品考核的内容。比如,余运来是奋斗成功的外来人员的模范,应该有这个资格。当然,是否接纳,仍由协会作出决定,文明办只起指导作用,只有协会请示时才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余运来的打算是,每年拿出5000元奖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功的民间人士,每人奖励800元。根据他人的意见,他最近有意将奖名改为“民间文艺奖”,因为“老百姓不明白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