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田野上,一片金色,一望无边。远处有几台收割机在收割稻子,田间大路上有汽车驶过,上面堆满了袋袋谷子。这是前不久笔者在海宁市农村见到的一幕。
“春天时拖拉机在田里耕一遍,稻种往田里一撒,就播好了;现在收割机再往田里一开,用不了两个钟头,我这两亩多田的谷子就在晒场上了,这全靠政府搞土地整理,建成了这么好的标准农田,是政府给农民造福啦。”路边,一位正忙着收割的老农的一席话,让笔者心头一热。
当初海宁的农业生产条件并非如此。由于自然的原因,海宁市的水田、旱地相互穿插,高的高,低的低,单块面积又小,俗称“箱子田”;有的田块太低,水放不出,俗称“烂水田”;加上浜溇交错、坟墓乱葬,田间水渠有的坍塌,有的堵塞;有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抽水机站缺这少那,有时候还转不起来。面对这样的生产条件,农业机械进不了田间,农民摆脱不了繁重的体力劳动。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建设1500万亩标准农田。这一决策在海宁得到认真落实。
海宁市于1998年开始开展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试点,由于上级有任务,群众有要求,市委、市政府有决心,这一工作很快在全市全面铺开。特别是迈入新世纪,因政府重视、部门配合,政策引导、措施有力,群众支持、镇村努力,全市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标准农田建设高潮。为了保证建成高质量的标准农田,每个项目在施工前都要由专业机构进行精心设计、聘请专家进行充分论证,施工中加强管理、严格把关,竣工后县市、地市、省进行三级检查验收。经过9年艰苦奋斗,全市共投入资金7.5亿元,完成土地整理总面积45万余亩,建成标准农田31万亩,净增耕地7.27万亩。如今,海宁市已将全市五分之三的耕地,建成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林成行,灌得进,排得出”的标准农田。
9年来,海宁的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共搬动土方3800万立方米,建设“U”型水泥槽或衬砌农田排、灌渠3500公里,硬化或整修农田主支干道路1700公里,新建机站212座,营造绿化带1300余公里,迁移各类管线650公里,迁移坟墓2.6万穴。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难怪农民看着广阔的田野,看着丰收的景象,笑在了脸上,乐在了心里。
这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老农们还清楚地记得,曾几何时,千军万马搞土地平整,拉破了手皮磨肿了肩,也只填平了几只小溇坑。如今,不花农民一分钱,不需农民投入一个工,不误农民一个季节,仅过了一个冬天,现代化的标准农田就展现在了农民眼前。土地整理使农村面貌变了,既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交通和农业生产条件,还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使农民的生产方式变了,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为隆隆开进来的现代化农业机械作业所取代。现在农民绝大多数在工厂里上班,种田就像搞副业,用不了多少时间。农民打心眼里感谢政府的好政策。
这是一项耕地保护的重大工程。海宁的自然面貌造成基本农田点多而散,不利于对基本农田的管理,保护中碰到了很多困难。土地整理使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并且高标准地建起了农田基础设施,从而为保护“生命线”、保住吃饭田,为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是一项建设现代中等城市的基础工程。海宁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受到了发展空间的限制。通过土地整理,增加了耕地面积,获得了建设用地折抵指标,再通过置换的形式,拓宽了城市的发展空间,使海宁市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从纸上的规划、人们心中的目标,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历史将牢牢记住,是各级政府坚决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才成就了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这一伟大事业。
田野作证,土地整理功德无量。
(蒋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