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楼道档案:我们的宝贵财富”
· 脚下留情
· 武义小额慈善捐赠热线受冷遇
· 用人单位恶意欠薪
将被吊销营业执照
· 我省首例非法经营
危化品案被提起公诉
· 十年挖山不止 凿通“致富路”
· 急修断桥
· 永康武义警方
破获一盗车团伙
· 年底了,小心被“捞一把”
· 孟怀虎一审被判7年徒刑
· 市区养老“一床难求”
上海鼓励到郊区养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十年挖山不止 凿通“致富路”
——景宁山后村村民谱写新愚公精神

本报记者 毛传来 施龙有
  被台风“桑美”冲毁的机耕路终于又重新修通了,香菇又可以往城里运了,看着这条寄托了太多梦想和期待的“致富路”,景宁澄照乡山后村村民蓝德钱感慨万千。

  10年来,在这个只有27个人的村庄,村民们硬是用满是老茧的双手,谱写了“愚公移山”的动人旋律。

  山后村坐落在海拔400多米高的山岙里,全村仅有5户人家,通路一直是全村人的梦。到了1996年,村民又重新燃起了梦想。“先干起来再说吧,挖到哪里是哪里。”大家互相鼓劲。于是,在每年冬闲时节,村民们挥舞着锄头、钢钎,一寸一寸地撬开山体,拉着犁田用的耙,一箩筐一箩筐地搬运泥土。

  2000年春天,20岁的蓝德钱和几个村民凑了点钱,赶到县城请来了农技专家。经过实地考察,专家发现山后村的土壤、阳光、气候等条件都比较适合种梨,“甚至可以搞一个基地”。“问题是村里不通公路,以后即使梨种出来了,怎么运出去?”

  面对专家的疑问,蓝德钱眼前仿佛又闪现着村民万般渴望的眼神,他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梨基地能搞起来,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把公路打通。”

  2001年,梨基地得到县里批准立项后,蓝德钱和乡亲们起早摸黑地干开了。2002年春,村里栽下了8000多株梨苗。

  看着嫩绿的梨苗,蓝德钱开始游说村民:机不可失,以后大家总不能看着梨烂在山里吧。大家勒紧裤带,凑了1万多元钱,又一次准备开始修路了。

  蓝德钱打听了一下,1万元钱连测量费都不够,怎么办?钱要用在刀刃上,自己能做的都自己做。村民们花了3000元买来了一台旧的风钻,自己学会了打炮眼。请爆破员和安全员都是要花钱的,为了不耽误爆破员和安全员的作业,村民们经常在寒冷的夜晚,顶着料峭的山风,连夜打炮眼。

  第二天,大家顾不上休息,肩挑手扛地开始修路。乡亲们手上的血泡长出来,破了,再长出来,又破了……日复一日,致富的梦想随山路一点点向着山下延伸。

  渐渐地,山后村修路的故事传到了县里,县民宗局、农业局、扶贫办等部门慷慨解囊。第二年,一条2.7公里长的机耕路在村民的脚下诞生了。想起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劳,乡亲们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时候,村里的梨也熟了。由于基地海拔高,无污染,种出来的梨卖出了好价钱。同时,村民们在基地里套种西瓜、花生、黄豆等经济作物,并且在基地放养本鸡、家鸭等。山后村村民的生活殷实起来了。

  天有不测风云,台风“桑美”不期而至,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暴雨裹着山洪,冲毁了辛辛苦苦修好的路。有的村民嘀咕:难道老天不让我们有路走?蓝德钱坚定地说:埋怨老天不管用,自己的双手最管用,20年来,最困难的日子都过去了,现在我们还怕什么!

  终于,路重新通了。蓝德钱微笑着说:“以后我们还要搞农家乐、观光农业呢!只要这条路在,我们有致富的信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