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地方资讯
3  4  
PDF 版
· 寿仙谷药业脱颖而出成为标准制定者
· 用新文化塑造新农民
· 武义“唐风”深度开发温泉价值
· 义乌城市规划院积极准备进军国外市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用新文化塑造新农民
——衢州市柯城区建设新农村纪事
本报记者 严元俭 毛广绘

  在乡村,一些陈规陋习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桎梏。例如:随意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比较普遍,村庄难以整洁;闲来无事时,不少农民喜欢用赌博来打发时光……陋习不除,新农村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人,而人的素质必须通过学习、通过环境改造、通过耳濡目染等途径来提高。”衢州市柯城区区委书记吴国升、区长朱建华这样说。

  把文化中心建到农民家门口

  在柯城,特色文化村建设如火如荼,全区已建成特色文化村27个。特色文化村的建设,不断提升着农民的文化素质。

  在特色文化村沟溪乡余东村,常年活跃着一批爱好书画、制灯、竹编等的民间艺人。2003年9月,衢州市第一个农民创作协会在这里成立。今年初,这里建起了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农民书画爱好者们白天握着锄头在橘园劳动,晚上提着画笔徜佯在艺术的世界,享受着文化带给他们的快乐。在这个群体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才10多岁。村民余统德一边放羊,一边写生和琢磨,一幅《百羊图》,在全省农民画大赛中获得银奖;村民郑根户的《橘林深处捉乾隆》,获得全省农民创作优秀作品奖;在去年12月的全省第二届乡镇书画大奖赛中,余东村参赛的6幅作品全部获奖。今年10月20日,余东村的48位“土画家”到杭州办画展,与画家切磋画艺。文化活动的丰富,让余东村村民风更为淳朴。

  在柯城,农村文化中心越建越多,现已建成60多个。这些文化中心有图书阅览室、文艺活动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电教室等等。农民们空闲时聚在一起,各展其能,吹竹笛、拉胡琴、唱戏曲、讲故事……乡村热闹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了。

  在柯城,城乡文化正在交流、融合、发展。姜家山乡的三山村,村民们看到城里人的有奖知识竞赛很来劲,于是,在村文化中心也出现了这样的镜头:“村里白色污染的主要东西是什么?”“废塑料袋。”“准确!”……通过联系身边事物的知识竞赛,村民在娱乐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建设生态村的觉悟。

  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柯城农村的文化建设不断得以推进,村民的文化细胞不断被激活,旧陋习不断被抛弃,好习惯逐步在养成。

  把素质培训工程办到农民心坎上

  在柯城,农民素质培训已搞了多年。他们根据农民需求,长短结合,经常举办各种培训班。农民外出打工有技能需求,他们就对农民进行电工、缝纫工等工业技能培训,保姆、保安、保绿等服务业技能培训;在家农民有务农增收的需求,他们就对他们进行柑橘增糖降酸、生猪养殖等农业技术培训。

  在层层抓培训中,涌现出许多亮点:

  ——农民读书节。记者来到花园街道普珠园村,欲找村党支部书记曹国寿,被告知他去杭州读书去了。找到村主任曹国新,他手里拎着包,包里装着几本书——他正从衢州学院读书回来。进村看到73岁的老农李世良,他也在读书,读的是老年大学。村会计李水全相告,这里的村民读书成风。

  ——“妈妈奶奶班”。在石室乡,乡中心小学有个“妈妈奶奶班”。那些当年没有机会上学、现在已经当上“妈妈奶奶”的农村妇女,只要自愿,可以免费上学,在这里享受文化知识教育。

  “妈妈奶奶班”的班主任许渭玉老师说,这些妈妈奶奶通过规定内容的学习,借助字典可读报;能熟练地运用计算器和书写列式四则运算,一般的买卖不会算错。学员占金莲说:“我家就在烂柯山下,我相信今后就是在家门口也能赚到钱。”

  柯城培训农民的亮点很多,如华墅工业园区自办缝纫培训班、橘农学俄语培训班、乡村民主管理培训班等等,件件都是育人新事,个个都属“美丽风景”。

  创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

  柯城区委区政府认为,形成城乡居民素质差距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不同步。提高农民素质,必须从孩子抓起。

  为此,柯城将学校普及网络教育作为全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来抓。通过几年努力,使全区农村学校都有了互联网,都建了多媒体教室。记者来到石梁镇中心小学,听到多媒体教室内传出琅琅读书声,进去一看,听课的是农村娃娃,讲课的却是城里学校的老师。是一根细细的网线,把他们连在一起。区教育体育局局长陈先福说,柯城利用教育网络优势,将名师资源共享工程落实到每一所乡村学校。

  前不久,衢州市名校——柯城区鹿鸣小学正式接管地处山区的七里乡中心小学,鹿鸣小学校长兼任七里小学校长。两校在人员编制、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整合。七里乡中心小学是柯城区最偏远的一所山区小学,因地处偏僻,教育管理水平以及教科研水平在柯城区相对滞后。而鹿鸣小学是衢州市区的一所名校,由其接管七里乡中心小学,可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输出,从而有效地带动偏远山区的教育,让山区孩子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近几年来,通过教育强区建设,柯城农村学校的各项硬件设施已基本到位,连山区小学也配备了电化教学设施。柯城两校“兼并”,对解决这一难题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这些孩子们身上,预示着柯城农村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