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让斑马线成为生命“保障线”
· 网友观点
· 信号灯前
秩序井然
· 浙江在线网上调查结果
· 网友建议
· 欧洲尝试“自我约束维持交通”
· “网上测身价”,别太当真!
· 老兵,走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最近,一些自称可以“预测薪水”的网站悄然在杭城网友中流行,但记者采访发现——
“网上测身价”,别太当真!
本报记者 毛传来
  最近,一些自称可以“预测薪水”的网站悄然在杭州高校流行开来。只要输入学校、专业、想从事的行业等个人信息,就可以“综合评定”出预计的月薪,这吸引不少应届大学生上网测试,甚至有些人准备拿着测试结果作为求职标准。

  杭州某大学大四学生小林尽管还没找到工作,但对自己的身价已心中有数:“月薪低于4000元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小王之所以如此坚持,是因为之前在一个求职网上做了一个关于未来薪水的测评,结果是4376元。知道了自己“值多少钱”,小林觉得很满意,并准备在求职中以此为标准。

  在几个著名网站的求职论坛和一些高校的校园网里,记者发现也有很多关于讨论这些网站的帖子,一些大学生对此深信不疑。

  日前,记者登陆其中一个薪水预测网站,做了一回测试。按照网站的要求,分别输入了工作地点、学历、外语能力、从事行业、专业、单位性质等内容,也得到了自己的月薪标准,但是跟目前的收入水平相差较大。有趣的是,当其他条件都相同,而专业有所改变时,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语言文学类专业比电子信息类基本上都要少700多元;当学历一栏有所改变时,本科生的月薪比硕士生低1200元;此外,多掌握一门外语,月薪可以多600多元,事业单位比私营单位的月薪则多400元。更有趣的是,每次预测出来的薪水都精确到个位数。

  为什么可以如此精确地预测月薪?记者拨通了该网站的电话,一位工作人员说,其实网站并没有在各个城市做过全面的调查,一些有过工作经验的人在预测薪水时,留下了自己原来的月薪数据,新生成的数据就是根据前面所有做过测试的人提供数据的平均值。记者问:“如果有人随意填一个数据,是不是也会统计在内?”对方回答:“是的,网络没办法鉴别一个人在填数据时有没有撒谎?”“那就是说所谓的‘预测’其实并不可靠?”记者又问。对方支支吾吾地说:“是的,其实就跟网上算命差不多,大家可以有选择地相信。”

  “不同的人工作后遇到的情况千差万别,一个公式岂能把每个人的工资算准?”省人才市场一位负责人说,其实这类网站主要是做市场调查,因为在测试的同时,要求测试者提供原来的月薪和有关信息,省却了走家串户调查的成本,如果被调查者随意提供数据,所谓的“薪水预测”肯定与现实是有出入的。就目前的就业市场而言,绝大部分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普遍都比这些预测薪水的网站提供的数据低很多。如果毕业生以此作为求职的标准月薪,很可能会错过一些就业机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