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国家行动:谢绝“丑陋”出行
· 可能增设惩罚性条款 一次“行动” 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 提升公民素质 维护国家形象并非中国特色
· 中央文明办定义 中国公民旅游中七种不文明行为
· 提高公民的文明习惯 旅游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央文明办定义 中国公民旅游中七种不文明行为
  1、不修边幅:无论是在国内景区还是在国(境)外旅游景点,都能看到衣冠不整、形象不佳的游客。夏季随处可见“膀爷”(裸露上身)招摇过市。有的游客穿上新买的T恤,再打上领带。有的勾肩搭背、呼啸而过。酒足饭饱后剔牙的动作毫不掩饰,还咬着牙签东张西望;把裤脚撸到膝盖上,翘起“二郎腿”等等。  

  2、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便溺;乱扔垃圾;随处扔泡泡糖;有的中国游客就餐时喜欢用筷子夹菜给客人。

  3、不懂礼仪:不听导游讲解,不尊重服务人员,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不谦让老人妇女,在禁烟区和公共场所吸烟,在不打折的店很不礼貌地讨价还价。

  4、不守秩序:在机场办手续和安检,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抢行李箱空位,在餐厅、商店,一哄而上“抢吃、抢购”。在等电梯时,喜欢大包小包地围在电梯口等。

  5、不遵法规:“乱刻乱画、损坏文物”一直是国内旅游难治的“顽症”。中国游客喜欢赌博;公费旅游的游客常常坦率地要求“不看古迹,去赌博或红灯区”;还有些游客在自助式餐厅吃饱了还“兜”着走等等。

  6、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一些游客随意破坏景区环境,损毁公共设施。如掀翻景区内的石凳和长椅,砸烂路灯围栏;撕毁路标和警示牌;一些游客肆意采摘景区鲜花和枫叶,有些自驾游客把车乱停乱靠碾压草坪等等。

  7、喧哗吵闹:一些导游说,“喧哗吵闹”似乎已经成为中国旅游团队的“标志”。一些游客把国内敬酒的习俗搬出了国门,大声轮番敬酒,划拳行令,把餐厅里的顾客都吓跑了。

  (据《瞭望东方周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