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包山花鼓重焕光芒
· 从茶叶中 分离出抗癌物质
· 外国作家热衷写中国故事
· 越剧《心比天高》轰动挪威
· 卫生部首次公布 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 浙江医院给病人长了个“心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20多年前,云和包山村曾有一支16人的花鼓队 停演20多年后,这16人相约返乡,重新排演濒临失传的民间戏曲
包山花鼓重焕光芒
  本报云和9月12日电 (记者 聂伟霞 施龙有 云和县报道组 练云伟) 今天上午,云和县云坛乡包山村鼓声阵阵,全村700多位村民已将晒谷场围了个水泄不通。晒谷场上正举行着一场“包山村包山花鼓村民汇演”。经过该村村民的整理排演,一套完整的传统民间戏曲包山花鼓开唱了。

  鼓乐声中,七八个演员背着高高的牌灯,踩着“碎步”鱼贯而出,拉开了包山花鼓第一场戏《大花鼓》的序幕。地道而精彩的表演引得全场村民们掌声不断。今年70多岁的赵志松老人吸着旱烟筒,看得津津有味。他说:“20多年没演了,想不到我还能看到这样精彩的包山花鼓戏。”

  花鼓戏起源于安徽凤阳,清时传入云和,包山村群众尤爱花鼓戏,经当地民间艺人修改加工后四处传唱,从而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包山花鼓。20世纪八十年代,包山村建立了一支花鼓队,挑选了当时才十多岁的16位村民排练。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年来包山花鼓渐渐无人问津,16位村民也相继外出,该戏种濒临失传。

  “如果再不挖掘整理,包山花鼓将会在我们这一代消失。”当年的16位村民之一、在外打工的徐锦山开始有了恢复包山花鼓的念头。他想方设法与其他15位当时的戏伴取得了联系,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

  今年7月底,16位村民相约回乡,进行恢复性排演。他们每个人都有同样的信念:不让家乡戏中断在自己身上。他们每天起早摸黑聚在一起想台词、练乐曲,自费添置了服装、乐器和道具,同时一边排练一边还进行文字记录和录音。经过1个多月的排演,他们挖掘整理出《卖花扇》、《大花鼓》等20多个传统剧目。这些包山花鼓戏很有地方特色,艺术上兼容了戏剧表演艺术和舞蹈表演艺术,这在其他花鼓戏里是少有的。

  目前,16位村民已将整理出来的资料无偿献给了当地文化部门,云和也已将包山花鼓列为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