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毛泽东文物馆正式动工
· 弘扬孟二冬的崇高精神
· 仙居实施“双向约谈”制度
· 吞进垃圾吐出电
· 深入细致地做好换届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以服务新农村建设成效 检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成果
· 纪念长征,为理想信念寻找坐标
· 我省大步迈向“品牌大省”
· 摇着小木船 海上收废油
·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切实强化党内监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省大步迈向“品牌大省”
89个产品跻身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行列,上榜总数全国第一
  本报杭州9月6日讯 (记者 金涛 通讯员 陈林国) 我省“品牌大省”建设又结硕果。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今天揭晓,我省共有89个产品榜上有名,其中新增57个,上榜总数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这也是我省历年来上榜中国名牌产品数量最多的一次。截至目前,我省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累计总数已达195个,居全国第二位。

  “今年夺得全国第一很不容易,因为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通则更细化、更严格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处负责人如是说。据介绍,以往中国名牌产品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企业规模、产品市场占有率等刚性指标,而今年则开始看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科技含量、自有知识产权、质量基础建设等软实力指标,像企业拥有专利数量、有无省级以上研发中心、有无博士后流动站等都列为主要指标。

  在此次评选中,我省中国名牌产品除经济发达地区继续保持强势外,以往一些名牌产品相对匮乏的地区也有可喜突破。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巨化牌HCFC-22制冷剂今年榜上有名,一举填补了衢州市多年来中国名牌产品的空白;舟山兴业有限公司的兴业牌鱼糜制品也跻身其中,实现了舟山海产品中国名牌零的突破。

  目前,我省中国名牌产品已形成了以强势龙头企业名牌、行业名牌、区域块状名牌集群“三箭齐发”的全新格局。

  (下转第五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