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9版:温州资讯
3  4  
PDF 版
· “生态龙湾”建设喜迈新步
· 鹿城打造“六好”和谐社区
· “他是温州最忙的人”
· 文成黄坦生猪污染物变废为宝
· 平阳:红色旅游魅力四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9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还清旧债 不欠新账
“生态龙湾”建设喜迈新步
本报通讯员 李 哲 丁欣华
  

  拥有制笔、水暖洁具、不锈钢、合成革等国字号金名片的龙湾,是温州著名的工业强区,合成革、不锈钢等行业是龙湾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伴随着经济腾飞的同时,行业污染成了困扰龙湾百姓生活的一大问题。在温州18个污染严管区中,龙湾就占了4个。2006年,龙湾区电镀行业的污染整治工作被列为2006年度“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书”和 “温州生态市建设工作任务书”一类目标。在温州市环境整治办公室7月份发布的最新重点挂牌督办的环境问题名单中,龙湾电镀基地的名字又赫然在列。

  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格局中,龙湾人民经历了一次科学发展观的洗礼。

  痛下决心,把好审批关

  面对行业污染问题,百姓不满,上级“警告”,龙湾的“经济支柱”该往何处去?成了摆在龙湾区委、区政府面前严肃的课题。

  “龙湾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绝不能只注重眼前经济效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绝不能让污染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危害子孙后代!”在反复研究之后,区委书记殷乐人发出了上述振聋发聩之言,强调: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彻底整治龙湾的行业污染,使支柱产业走上生态绿色发展之路。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龙湾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全面建设“生态龙湾”,重点在于整治电镀业、合成革业、拉丝行业、不锈钢拉管等污染行业。

  治理环境污染,并非一朝就成,没有严密的部署、周全的规划,治污只能成为零敲碎打。对此,龙湾首先从源头堵截污染,把好项目审批关。

  上月,龙湾区海滨街道浩迪钢管厂申请要求搬迁,其新址占地1亩左右。考虑到场地太小,无法形成合理布局的生产车间,工业污染物不能达到排放标准,龙湾区环保局最终否决了该项目。

  这已不是龙湾区环保局第一次行使项目审批否决权了。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及产业政策,龙湾区环保局严格把好项目审查关、选址关和“三同时”(既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关,不违规审批、不越权审批,对市环境严管区项目和重污染项目,一律从严控制。近5年来,该区共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选址不合理的污染项目121个。近3年以来,更是没有审批过一个人造革、不锈钢拉管、熔炼等污染企业。区环保局开发监督科章晓群介绍说,严格的项目审批关让许多企业主知难而退,环保局已经有两年多没有接到如人造革、不锈钢拉管、熔炼等污染项目的审批申请了。

  政府引导,企业示范

  由于龙湾重点污染行业普遍存在“低、小、散”的问题,资金不足,技术不够,积极性不高是大多企业的心态。“政府只能起引导作用,企业才是治污的主体,由政府推动树立样板企业,拉动行业整治”,成为龙湾治污过程中的主要思路。

  华迪钢业集团有限公司给出了一个最好例证。华迪钢业是一家集冶炼、轧钢、穿孔、冷拔冷轧、检测、国内外贸易为一体的不锈钢无缝管生产企业,是温州市56家大集团大公司培育对象之一,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05年,华迪钢业被选为企业废水治理样板工程建设试点。年底,华迪投资150多万元,引进世界先进工艺200M2/d酸洗废水处理工程,有效解决了不锈钢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酸洗废水”的污染问题,为龙湾区推广酸洗废水处理工程作出了示范。

  2005年,龙湾在进行不锈钢污染整治的同时,同步推广企业使用高效、价廉的国产污水处理工艺。由于看到了华迪等几家企业的实例,龙湾的企业纷纷自觉参与。问及原因,一位企业负责人笑着说:“尽管投资需40万元,但这套废水处理设施不仅使排放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而且一年可以为企业节省工业用水25万多元。”按照“分批治理,分批实施”的办法,今年4月,龙湾顺利完成了第一批20家企业的工程建设、验收监测,4月18日第二批47家企业的限期治理通知发放。到年底,将有100家不锈钢企业安装上这套废水处理设施。

  在温州人造革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的干法合成革生产线DMF废气净化回收装置获得极大肯定。由于其环保效果明显,回收效率高,温州市政府、龙湾区政府和区环保局、合成革商会联手将该装置向全行业推广。如今,龙湾区的人造革企业基本都已用上该种设备,人造革业排放的DMF、二甲胺废气整治任务已基本完成。

  建设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在污染整治过程中,如何巩固治理成果,让企业心甘情愿地挑起这个“担”,让龙湾区环保局颇费思量。运用高新技术,同时降低企业成本,是一条根本出路。龙湾区环保局大力度推广国产酸洗废水处理工程,这种污水处理工程总投资需40万元,通过对废水进行中和、沉淀等作用,在实现废水达标排放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回收循环利用,一年可以为中型企业节省工业用水25万多元。长期利益和短时付出的结合,让这套技术广受企业的青睐和支持。

  为保证对污染的即时监控,龙湾区环保局投资20多万,通过网络与企业联网建立起环境监控网络系统,24小时监控企业特别是电镀企业的污水设备运转情况。目前,共有32家企业纳入到系统中,其中不锈钢企业20家,电镀企业12家,每家企业安装监控设备仅需4万元。

  为做好环境问题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防范于未然,龙湾区还在全国率先举办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培训班。对处置突发性污染事故、事件,进行预案演习,全区化工、合成革、印染、电镀、不锈钢等重点污染整治行业的近200家企业参与学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龙湾区,这个温州人精神的主要发祥地,在经历了环境污染的阵痛后,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中还清旧账,不欠新账。科学的规划和严密实施,龙湾区上下一心克难攻坚,在“生态龙湾”的建设道路上迈出可喜一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