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9版:温州资讯
3  4  
PDF 版
· “生态龙湾”建设喜迈新步
· 鹿城打造“六好”和谐社区
· “他是温州最忙的人”
· 文成黄坦生猪污染物变废为宝
· 平阳:红色旅游魅力四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鹿城打造“六好”和谐社区
  本报讯 (区新闻中心 陈 芳) 五马街道人西社区的清洁工李永南夫妇,日前住进了修葺一新的房子。社区主任厉青青说:“他们为居民做了十多年清洁工作,自己的住所却阴暗潮湿脏乱,而且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我们理应帮助他们改善。”

  社区居委会出资购买了材料,召集志愿者,为辖区内的3对清洁工夫妇整理出干净、明亮又安全的住处。这是鹿城区和谐社区创建中的一段小插曲。在该区的161个城市社区,每天都发生着许多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和谐社区是和谐城市、和谐社会的基础。鹿城区作为温州市的中心城区和创建和谐社区的主战场,目前正加快全面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步伐,着力创建民主自治好、文明风尚好、人居环境好、治安秩序好、为民服务好、邻里和睦好的“六好”社区。

  营造温馨和谐“大家庭”

  鹿城区几年来开展的文明创建活动,为该区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02年至今,该区共创成75个文明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特色鲜明,亮点频出。社区普遍建立了以社区警务室为主导、物业保安为依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通过物防、技防、人防相结合,全区共建成安全小区369个,封闭小区270个,半封闭小区98个,社区治安状况明显改善,居民安全感明显增强。鹿城区还建有社区文体活动室180个,图书室140个,社区室外体育健身点162处,400余支各类社区文化队伍活跃在城区的各个角落。

  随着社区创建的全面推进,居民的满意率在不断地提高。洪殿街道夏屋社区65岁的尤秀兰老人,去年接受了白内障手术。她感慨地说:“要不是社区为我们安排检查,我还真不知道自己得了这个病!”原来,社区居委会通过辖区一名眼科医生,联系动员医院的“青年文明号”将检测仪器搬到社区,义务为辖区内300多名老人提供白内障排查、普通眼病检查等服务,并向居民传播保护视力的知识。

  结对帮困体现浓浓关爱

  南浦街道柳园社区的低保残疾人金忠东夫妇,今年双双实现了再就业。社区居委会将一个废弃的车棚改造成加工车间,建立了再就业基地。在新亚文具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先后为辖区内70多名残疾人和待业人员解决了就业出路问题。

  社区服务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一大命题。在鹿城各社区,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今年上半年,江滨街道通过出让冠名权,搭建社区援助平台,成立了12个由企业冠名的社区“帮困助弱援助站”。10多家企业的8.5万元捐款,供社区统一购买生活必需品,困难群众每月1~2次凭救助卡到社区领取生活用品。此外,永东路社区的爱心超市、屯前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卡,都体现了社区对困难群众的浓浓关爱。

  社区为居民做好服务工作,居民也热心于社区事务,这种良性互动在鹿城体现得尤为突出。该区现有志愿者5.4万余人,他们在社区广泛开展了结对帮困、结对助学、结对助残等活动。

  推进和谐社区长效建设

  为了推进“六好”和谐社区的建设,鹿城区正在积极探索和谐社区建设长效保障机制。

  为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区财政在投入900万社区工作经费的同时,再安排300万元作为“六好”社区和星级社区的“以奖代补”资金。在社区组织建设上,通过公开招聘、公推竞岗、群众评议等多种途径,不断加大社区干部人事改革的步伐,按照每400户左右设1名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比例,来配齐社区干部。制定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特别是社区工作专业毕业生到社区工作。针对社区缺乏配套设施的难题,按照民政部等10部门的有关意见,力争在3~5年内,使全区所有社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社区办公用房等公益性服务设施。

  为使居民的生活更为便捷,该区正在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途径,调动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扩大公共服务的供给。如鼓励相关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提供购物、餐饮、家政等社区服务,推动社区商业体系建设。针对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多、管理难度大的实际,依托社区建立完善外来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