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9版:温州资讯
3  4  
PDF 版
· “生态龙湾”建设喜迈新步
· 鹿城打造“六好”和谐社区
· “他是温州最忙的人”
· 文成黄坦生猪污染物变废为宝
· 平阳:红色旅游魅力四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他是温州最忙的人”
——记温州中小企业的贴心人周德文
  在温州,有一位被《中国企业家》杂志等媒体称为“温州最忙的人”。每年,他为政府提供七八 个调研报告,接待各地来温考察团200多批,来访学者数千名,同时还不遗余力地举办了上百场经贸洽谈会和各种短期培训班。他,就是民进温州市委副主委周德文。

  周德文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清晰的规划:10年读书、10年教书、10年办企业、10年回报社会,最后10年写书。如今的他,正以一个民主党派负责人身份,挑起回报社会的责任。

  为企业发展培植良土

  周德文的诸多头衔中,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是他当仁不让的“正职”。

  谈及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的成立,周德文想得非常简单:“就是要为温州的中小企业提供一方良土,为企业的融资、发展、维权等方面提供帮助。”中小企业促进会的成立,缘于周德文自身的经历。

  1983年,22岁的周德文从嘉兴学院毕业后,来到了个体私营经济刚刚起步的温州,做了一名经济学老师。在温州大学担任国际贸易教研室主任期间,周德文遇到了一个对他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电器大王郑元忠。当时,年近50的郑元忠对他颇为赏识,1993年,在郑元忠的盛邀之下,周德文弃文从商,出任了筹建中的中外合资温州威丽斯服装有限公司(现中国·庄吉集团前身)总经理。

  1999年,在企业第一线工作了10年之后,周德文对温州的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刻的了解。就在他“学者型企业家”名声日盛的时候,周德文悄然退出了业界。

  “在10年的经历中,我的经济学理论得到了很好的实践。我知道温州中小企业要发展还存在硬件设施不足,软环境不良等诸多问题。我想做一个推手,为更多的企业发展尽个人的绵薄之力。”周德文说。

  1999年,全国首家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己任的社会团体——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就在周德文的号召下诞生了。周德文毫无争议地成为促进会会长。

  为企业亮剑维权

  中小企业促进会以连接温州企业与政府的“纽带和桥梁”为宗旨,并大力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2005年8月,瓯海郭溪宏锦利皮鞋厂遭到社会闲杂人员的多次打砸,无法正常生产,经济损失数以万计。接到求救报告后,促进会第一时间派专人前往调查,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向温州市瓯海公安分局打了“维权”报告,迅速解决了问题。

  2004年,5名温州商人和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政府签订了浙桂两省重点项目——“江鳌企业园”协议。但一年之后,这个处于襁褓之中的创业园却被扶绥县政府单方毁约。得知此事之后,促进会迅速与扶绥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并以正式函件的形式,向扶绥县的上一级单位——广西崇左市委、市政府发出了《关于请求维护温州籍在外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报告》。在促进会的不懈努力下,温州商人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2005年,促进会共发了近30个正式的维权函件。周德文将其称为“红头文件”,“发‘红头文件’是一种制度化的象征,通过这样一个形式,促进会可以与政府各职能部门协调好关系,进一步扩大影响。”

  从个案出发,到如何从制度层面彻底解决同类问题,是周德文的致力追求。

  向政府建言献策

  为改变不如人意的经济软环境,在促进会诞生之初,周德文就以民进温州市委副主委、温州市政协常委的身份,在温州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上,建议成立温州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如今,“温州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的牌子已经挂到了市政府。

  “促进会”不足周岁的时候,周德文在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再次建言政府“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 4日后,温州市政府决定一次性资助300万元,启动该项目。从“大会发言”到“政府批准实施”,仅花了半个月时间。

  如今,在周德文及促进会的大力推动下,温州已拥有32家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数十亿元的贷款担保,缓解了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赢得了广大中小企业主们的认同。

  在去年温州市人代会上,周德文以代表议案的形式,提出设立“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赢得了首肯。 (下转第20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