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经商人家的 颁奖会
· 小月爸爸的折腾九月
· 社会话题一周关注
· 现代父母的成功焦虑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社会话题一周关注
  “培训中心”需重新洗牌

  80年代以来,一些部门兴建“培训中心”,呈现出日渐豪华的趋势。这些“培训中心”往往建立在风景区内,除了充当培训与会议场所外,还承担着向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员工进行实物福利的功能,因此中心内各种娱乐设施也一应俱全。而这些场所往往容易滋生腐败因子,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政府各部门原则上也应该清理经营服务性活动,因此这些“培训中心”自处于财政部门的监督之下。     (《中国新闻周刊》8.28)

  安全与隐私之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共有摄像头26.3万个。这些安装在公共场所的“电子眼”沉默地扫视着过往的人群,现场监控录像为许多案件的迅速破获提供了有力线索。但如果“电子眼”不加限制地发展下去,就会变成监控社会,这对于置身其中的个人来说也是一种风险。维护公共安全肯定是必要的,但是在公私难分的灰色地带,公共治理应该把握好恰当的尺度,防止损害到个人隐私。

  (《瞭望东方周刊》8.30)

  

  网络助推透明政府

  武汉市19万干部职工信息实现网上公开,并在网上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在网上输入自己想查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名称,可查到该单位人员编制的现状,输入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名字,可查到此人相关的职务编制信息。这种将政府信息透明化的做法可能并不新鲜,但是它却是在细节处体现出一个服务型政府的人性化,敢于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魄力,也显现出政府对自我执政能力的自信。“透明玻璃杯”里的政府自然会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政府更受百姓欢迎和信任。

  (《新华每日电讯》9.5)

  随便认证流失诚信

  近日,有关方面披露,全国牙防组10多年的认证行为违法。牙防组被偶然发现缺乏认证资格,随即又被暴露出“标价3元的牙膏和25元的牙膏成分相差不大”等丑闻,没有盖章权的牙防组收钱、认证,然后盖章,那么,有盖章权的其他认证机构是否也会如此操作呢?消费者信赖的最后一道防线倘若都失去诚信,他们又怎能不对市场产品始终心存疑虑? (《中国青年报》9.2)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