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台州资讯
3  4  
PDF 版
· 政府的“政策天平”向农村倾斜
· 临海经济开发区一心一意谋发展
· 新电力 新服务 新形象
· 50年长路创业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8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在不过短短3年时间里,临海市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坚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如今,城里富、乡下穷的状况,正在这里悄悄地改变;城里美、乡下靓的面貌,正在这里渐渐地呈现!
政府的“政策天平”向农村倾斜
——临海市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纪实
  在不过短短3年时间里,临海市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坚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如今,城里富、乡下穷的状况,正在这里悄悄地改变;城里美、乡下靓的面貌,正在这里渐渐地呈现!

  政府的“政策天平”向农村倾斜

  ——临海市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纪实

  文/洪 卫  陶晓庆 图/柳崇顺 

  选准着力点

  让公共财政阳光更多照耀到农村

  临海市有11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88.3万。“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市情,决定了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全市的全面小康”,临海市委、市政府从严峻的现实中深切体会到统筹城乡发展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临海经济飞速发展。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17.6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63亿元,总体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物质条件;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达5732元,广大农民对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渴望,正在演变成一股强大的“内生力”。

  有了钱,怎么花?农民有要求,怎么满足?从2003年开始,该市着手建立财政分配新机制,新增财力实施“三个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困难农民倾斜,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

  2003年3月份,临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郑重作出实施“800里农村道路硬化工程”的战略。并决定,由财政、土地等相关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给予倾斜扶持,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专项补助。市、镇两级均出台了农村公路建设的配套政策。

  在“财政阳光”的普照下,自2003年上半年拉开乡村康庄工程战役,临海市率先在全省实施“800里农村公路硬化工程”。短短3年时间,全市共投入3.7亿元,实施了433个农村公路路基路面项目建设,实施路基改造803.7公里,完成路面硬化735.6公里,通村公路硬化率达81%。

  尤溪镇新建龙尤公路等20多条道路后,结束了祖祖辈辈爬山越岭的历史,并与台州市黄岩区沟通,形成直达临海、黄岩两市区的交通网。使11.5万亩毛竹出运降低了成本,价格由原来的每公斤0.36元上升到0.42元,仅此一项全年就可增收63万元。

  一笔笔明明白白的账,记录着临海城乡一体化的道路:

  ——3年来,该市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兴建了东塍水厂和桃渚为民水厂,解决近16万人、6万多头大牲畜吃水难问题;投资上千万元,加快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进程,逐步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全力保证农村生产、生活用电;2005年投入1100万元,全面改造乡村电视网络,使光缆通村率达95%以上;投入上亿元实施了村村通广播、通油路、通客车工程。目前,全市新开通客运线路20条,使全市农村客运通村率达到了98%;通过近3年的持续投入,全市中小学校舍改造已累计完成1.65亿元,新增校舍面积20.67万平方米。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贫困家庭,加大对农村医疗和群众文化事业专项投入……

  ——3年时间,临海市支农资金逾10亿元。今后5年内,该市还将每年安排1.5亿元以上的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

  破解新难题

  实现农民身份的有序转移

  如今,临海农民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家留3分责任田,出门上班多挣钱”,已成为临海农民今日生活的新时尚!

  在大田街道山前村,村民高燕飞每天早上把家里收拾干净后,就会骑车到离家几百米的正特集团上班。她说,自己目前的年薪约3万元,丈夫则在外打工。进工厂前,全家只有2000多元的年收入,住着两层的石头屋。如今,住上了别墅,小日子过得很惬意。

  像高燕飞一样,在短短3年时间里,有5万名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摇身变为“工人”。农民“洗脚上岸”成为“上班族”,是临海市引导农民突破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劳动力有序转移带来的结果。而发展工业,则是转移农民、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发动机。

  从今年年初开始,该市开展“发展工业先进村”、“经济强村”和“发展重点推进村”的竞赛活动。实施村企结对,发展对农民就业带动力强的工业经济,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农村。目前,全市正在实施“双五百”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已有146家企业与146个村庄结对,带动2万农民成为产业工人。

  在山前村,正特集团的发展,不仅实现了农民向工人的转移,也带动了村内房屋租赁业和餐饮、旅馆、副食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正特集团,山前村农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1000元增至7000多元。”村委会主任张里娄说。

  发展三产,则是增加农民就业、转移农民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该市充分依托山水容貌、乡野风光以及古建民居、乡风民俗等资源特色,发展生态旅游业、旅游观光农业、“农家乐”和“渔家乐”休闲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促进农民转产转业。

  至2005年底,该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2.63亿元,带动农民就业24.16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的35.6%。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现实途径,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

  2003年,临海市委、市政府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确立了“跳出农业抓农业,工业面向农业办”的新思路,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农字号”龙头企业为目标,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柑橘、杨梅、茶叶、西兰花四大产业品牌已驰名省内外;建成了30多万亩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民实施规模种植;建立了9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达1.2万户,辐射基地面积29.3万亩,形成了农村千家万户参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局面。

  为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更多农民在新的领域掌握一技之长,临海市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破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题。每年,从公共财政中划拨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转移培训劳动力1万多人。今年计划投入400万元,培训2.2万农村劳动力,并着手实施“临海万名特色技工培训”工程。

  在大洋街道,下洋水村农民金敬虎通过培训,开办了草编工艺作坊。目前注册资金达60万元,预计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成为被征地农民致富的“领头羊”。

  实现新跨越

  建设环境优美、生活保障的城市化新农村

  为了统筹城乡发展,临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从城市向农村延伸,提升临海农村的居住环境。

  2003年,临海市党代会提出了在5年内建成100个园林村的战略目标,从而掀开了全市全面开展园林村创建的序幕。

  3年后的今天,该市已实现园林村63个,受益人口63200人,村内主要道路全面建成,房前屋后进行了清理,铺设了下水管道,配置了垃圾收集设施。新增加绿地面积1.5公顷,清理露天粪坑5120座,新建公厕125座,2540户接上了自来水,总投资达1.2亿元。

  富裕后的农民更关心身体健康,担心因病致贫,担心养老。顺应农民意愿,临海加大了对农村卫生投入的力度,积极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到2005年底,临海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1172人,其中农村居民住院医疗保障参保率人数达60.6万。

  临海是人口大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突出,“五保老人”也多。临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人养老问题,把它列为2004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制定了集中供养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目前,已建成了18个敬老院,共有1156张床位;全市783位五保老人85%已入住敬老院集中供养,部分特殊老人则采取户院挂钩的方式进行供养救助。

  浸润着真情的爱民利民之举,让政府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也让临海市驶入了人心思进、共谋发展、同创和谐的发展之路!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