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初,新华社记者曾对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的农民工生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120多名被调查者有159名孩子,共有116名孩子正在就学。其中,在民办农民工学校就读者81人,约占69.8%;在一般学校学习的30人,约占25.8%;而在一般城里孩子趋之若鹜的重点学校中,却只有5名民工子女就读,约占4.4%。
与这组数据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中考生与父亲的对话。山西某省直机关马先生的女儿萧萧中考前对父亲说:“我的考试成绩固然重要,可钱和关系更关键。有个同学平时特捣蛋,中考门门早交卷,最后照样上了个重点学校。现在上学没钱和关系万万不行。”
郑州一所长期被视为“薄弱”学校的校长李素萍说,学生成绩有好有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校所处的城乡接合部社会管理问题较多,如黑网吧多、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娱乐场所多、无业游民多等,对学生负面影响很大。近几年,“薄弱”学校与名校的差距实际上越拉越大。在硬件上,与名校相比,“薄弱”学校无从收取择校费,硬件设施的投资只能等靠政府;在师资方面,名校的良好声誉和福利待遇,更是“薄弱”学校无法企及。“薄弱”学校建设如果再得不到加强和重视,很快将难以担起教书育人这副重担。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教授郭松海说, “择校热”现象目前不仅存在于高中阶段,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的完整链条,并正在向大学延伸。一些地方,为了让孩子上一所理想的重点学校,家长托关系、走后门、批条子、交费用,花了多少心思。有些家长为了把孩子的户口迁进来、不交跨区费,干脆在学校所在户籍区买房。有人算过一笔账,供一个学生念完初中,所交的跨区费加上各种费用足够买一套房,还会有剩余。
特别是进城农民工的子女,他们上学的境遇就更困难。穷人的孩子只能上差学校,富人的孩子就可以上好学校,这种现象已引起许多普通家庭的不满。
重点学校制度人为地扩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正成为凝固和扩大阶层差距的重要因素。在城市,学生的家庭背景“强烈”地影响着学生能否进入重点中学,阶层差距已成为影响教育机会均等最重要的因素。
择校热并非“死结”,治本之策就是走扩大优质资源和均衡发展之路。教育部主要负责人曾在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促进区域教育内部的均衡发展,首先是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普及义务教育初期,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学校,有利于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现在,工作重点要有一个转移,要大力改造“薄弱”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而解决“择校”问题。区域特别是城市内部教育的均衡发展水平,今后应当成为衡量一个地方工作成效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指标。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