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金衢丽资讯
3  4  
PDF 版
· 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 “螺蛳壳里做道场” 比技术更比艺术
· 一切为了学生
· 走进绿森林 亲近大自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切为了学生
——兰溪市第五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纪实
本报记者 徐宪忠
  在传统教育思想与先进教育观念交锋中,在教育教学创新中,兰溪市第五中学校长严增茂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新理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里采撷的,是其中的3个镜头——

  一切为了学生

  ——兰溪市第五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纪实

  本报记者 徐宪忠

  

  镜头之一:

  为了1个学生安心高考,全校1800多名师生守口如瓶

  这是一段特殊的日子,牵动着成千上万人的心。今年高考前5天,突如其来的横祸降临到了兰溪市第五中学学生李丹元的家:父亲遭遇车祸、生命垂危。面对不幸的消息,家庭、学校、社会方方面面倾注了关爱。热心人叮嘱着:“一定要封锁住这个消息,决不让李丹元在成才路上留下遗憾。”

  学校领导与家人亲属商量,千方百计封住这个不幸消息。然而,有30个班级1600多名学生、近150名教职工的学校,个个都守口如瓶多么不容易啊!校长严增茂既是见证者又是实施者,他对记者说:“锁住亲属的口,锁住上千名师生的口,更要锁住媒体的传播,处处体现了人间真情。”学校发出请求,当地报社表态说,消息一定压到考试结束后再刊登;电台、电视台表态,为了李丹元的高考,我们宁愿播发迟来的新闻。

  6月4日是星期天,学校放假了,李丹元同学该到何处?班主任绞尽脑汁,编出了善意的谎言:“你家中农事繁忙,高温酷暑容易分心,住在老师家里环境更好。”一言一行充满着爱意。真情感动了主治医生:“一定竭尽全力,让李丹元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一边精心护理,一边接连注射强心针、输氧,留住了生命。直到考试结束后,李丹元才知道这个不幸的消息,紧急赶到医院……不久,她父亲就离开了人世。

  悲痛连接着欢乐。6月22日,高考成绩发布了,李丹元获得了理科593分的好成绩。热泪盈眶的李丹元说:“没有老师的关爱、没有大家的关心,我就是跨进考场都难,更不要说考出好成绩了。”更巧的是李丹元的双胞胎弟弟,也以优秀成绩通过中考进了该校。这个消息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纷纷予以报道,震动着人们的心……

  这仅仅是一个典型事例。在“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引领下,兰五中的爱生行动传遍了兰江两岸。助人为乐、互帮互助、团结奋进等动人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今年高考,该校学生上重点线人数超过了一些省重点中学。这几天,沉浸在丰收喜悦之中的学校领导、老师,忙着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分层教学。

  镜头之二:

  为了全体学生,教学抓住了每一个细节

  骄人业绩从何而来?校长严增茂对记者说:“先进的教育理念决定着教育行动,行动成就梦想,细节决定胜负。”该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方针,塑造了严谨的校风、扎实的学风、勤勉的学风。全方位育人机制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精”、“细”、“实”上。“精”即要求学校每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课程标准》、《高考大纲》的关键点,探究教育教学新动态。“细”就是不放松任何一个重点,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实”就是将每个重点、难点、疑点落到实处,化解到位,让最佳学习方法与学生的认知过程有机结合。

  一切为了学生,先从年龄特征入手。通常高中阶段学生被称为“青年初期”,抽象思维从“经验型”转向“理论型”,对社会对人生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学校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心理讲座,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了议事日程。专门邀请浙大心理学教授来校作心理辅导报告;开设了《心理策略指导》专题讲座。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每届入学新生进行诊断分析,建立心理档案。针对高中学生性心理与学习心理病症多发的特点,学校还专门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职老师,开设了咨询热线,接受学生门诊、书信、电话等咨询,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为了学生的一切,兰溪五中在当地率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路子。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家庭,开展德育工作。年年开展为贫困学生捐款活动,时刻牵挂着每位学生,个个教师都成为学生的贴心人,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好评。让党旗高高飘扬,让党徽时时闪光,创新学校党建工作,引导先进青年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又是该校的特色。学校推出了“重在培养、保证质量,师生联动、党团共建”等学生党建新机制,引领学生知党、爱党、跟党走。2005年度,该校有100余名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13名学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生党员成了人们学习的榜样、追赶的目标。

  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让兰溪五中获得了大面积丰收。2005年高考,该校上重点分数线84人,今年高考上重点分数线95人。辛勤耕耘硕果累累,兰溪五中的高考成绩,走在了兰溪市普通高中的前列。一位李姓学生家长感慨地说:“把子女送到兰五中学习,子女称心,我们家长更放心。”

  镜头之三:

  为了每一个学生,推行分层教学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将于9月1日施行。前几年,该校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抓好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响应主管部门“高中教育优质年”、“质量振兴行动”等号召,深化教育改革。今年,又将教育均衡发展思想引入校内,尽力让每个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学校教学的着重点,从关注多、表扬多、鼓励多的“学优生”转到了关心少、表扬少、鼓励少的“学困生”身上。这些学生容易引发自卑感,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究其原因与教育机制不均衡有关。依据主管部门“三限政策”,招进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择校生。如何让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学校进行了剖析研究。校长严增茂认为:“仅让‘学优生’获取佳绩不算教育成功,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获得全面的最佳教学效果,才能说是教育的成功。”

  理念引领行动,尝试奠定基础。近年来,兰溪五中在实施素质加特长的教学尝试中,自主开发了播音、音乐、美术、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校本课程,为高等院校输送了一批批学有专长的生源,每年达40多人。这对文化课相对薄弱,却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是一个巨大的推动。2002届毕业、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学生的金瑞锋,2005年荣获中国十大小作家第一名,他的代表作《被绑在树上的人》等备受业内人士推崇。2006年金华市举行“80后十大新锐写手大赛”,该校学生唐晓静在近千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十大新锐写手第4名。“只要因材施教,个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剖析原因,途径明晰。从了解学习历程到掌握家庭状况;从了解伙伴交往到发现自身优点,逐一进行剖析,帮助学生解除思想障碍树立信心。在转变教育观念中寻求育人新途径,变责问为鼓励,变讥讽为帮助,让他们从爱惜自己聪明才智中奋进。从小事做起,从容易成功的事做起,从引起他人关注的事做起,让“学困生”获得成功体验。对具有播音、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天赋的学生,兰溪五中创设种种条件,提供学习方便,让他们确立自己的目标追求,促进个性发展。

  集聚优势,方法对路。调查数据显示,不良习惯是学习进步的主要障碍。兰溪五中采取了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继而提高学生品行和品质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全校教师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倾注关爱,建立帮扶档案。推行德育导师制,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消除学生的思想疑虑。学校规定,每个任课教师至少应与2至4名“学困生”结对子,用“开小灶”的方式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建立班级帮扶小组,促成班、团干部与“学困生”结对帮扶。全校形成了以班主任为核心、德育导师为主体、任课教师人人参与、学生相互帮扶的教育新机制。

  分层教学,措施到位。按照传统习惯,将入学新生中的择校生分解到每个班级中去,表面上给学生教育机会均衡,实质上却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班级授课制面对是多数学生,对少数“学困生”来说,学习内容接受不了,扮演的仅是陪读生的角色。从“一切为了学生”新理念来看,这种组织教学形式恰恰造成了教育机会不均衡,后果是苦了学生、累了老师、难了家长。兰溪五中认为,为让“学困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把他们组成“提高班”是最佳选择。该措施实施路径是: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前半段补习基础,让他们尽快掌握高中阶段学习必备的知识;再用一个半学期,完成高一年级的学习内容,让原先的“哑巴”变成“百灵鸟”。实现分层教学的条件是:老师配备最优化;课程设置简明化;课外辅导、作业布置层次化等等。从高二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再进行分流,有的分流到平行的文、理班级中去;对学有专长的学生,组建以播音、美术为主的艺术特长班。返璞归真的分层教学,实现了“助其提高,促其发展”的目的,这才是学生的期盼、家长的厚望、教师的追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