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千年不灭的“运河印记”
· 千年运河,流动着的文化遗存
· 破题保护“流动的文化”
· 大运河保护 最好的规划是“反规划”
· “活着的遗产”延续城市文脉
· 文化浸染下的发展转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活着的遗产”延续城市文脉
  肇始于春秋,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京河大运河绵延千里,纵贯南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情、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是两千年中华文明史的重要记录。

  历史上,大运河曾同时担当“官渠”和“商道”的两大功能。南宋时期,江南“漕运”达到鼎盛,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杭州城市人口达124万人,跻身世界十大城市行列。明清、民国时期,运河两岸官办粮仓集聚,“天下粮仓”之名由此而来。

  可以说,“杭州”之名,由河而生;杭州的城池,依河而建;江南名郡的美名,借河而扬;两朝都城,因河而定。汪宝焕介绍说,杭州原先的3大商业区——官巷口、武林门和卖鱼桥,无一例外,都是因城内绵延34公里的运河而兴。

  在运河边工作和生活了30多年的高锦昌,谈起清代开始,各地香客每年数十万人经运河来到杭州的盛况,不禁动容。至今仍矗立在运河边的香积寺塔,就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运河的流淌催生了大量集市,“米市巷”、“卖鱼桥”等地名,成为一种文化积淀。“金江干”得名于当年沿运河从四面八方向这里集聚的木材;“银湖墅”则来源于当时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粮商米贩,这里的仓储、商铺里堆满的白米。

  杭州近代工业发端在运河边。“杭一棉”、“浙麻”等民族工业,密布在运河拱墅段。而拱墅之所以成为老杭州城外延续都市繁华的一段“尾巴”,也受益于运河航运和客运带来的人气。

  以“流动”为特征的京杭大运河,与同列中国古代最伟大工程的长城相比,因其至今仍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而更具生命力。

  正是由于对运河文化的认同,杭州拱墅区在上世纪末开始的旧城改造中,开始思考如何让“活着的遗产”延续城市的文脉,着手整合与运河有关的文化要素。乾隆皇帝曾到过信义坊御码头等典故,就是当时被挖掘出来的。

  正如大运河已成为杭州的城市品牌,拱墅区内12公里的大运河,为当地留下了拱宸桥、富义仓、香积寺塔、洋关、桥西民居等丰富的文化遗存,运河文化也被视作拱墅区域文化的核心和命脉。拱墅区政协代主席赵树华介绍说,一直把运河文化当作文化品牌和区域“软实力”来打造的拱墅,在大运河申遗的过程中,也将是杭州的核心区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