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民间艺术瑰宝的守望者
· “滚灯世家”故事多
· 走近越剧收藏世界
· “高跷大王”育新苗
· 民间艺术的“淘金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高跷大王”育新苗
  古运河最南端有个古老而年轻的集镇——运河镇。这是个“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也是个民间艺术荟萃之地。

  早就听说这儿有一位年逾古稀的“高跷大王”,可是在亲眼见了膀阔腰圆、身手敏捷的胡文浩老人后,记者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闻着屋外飘来的阵阵油菜花香,健朗的老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

  盛行于古运河南岸亭趾一带村落的高跷,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最兴旺时各村能组成108副高跷,由青壮年分别扮演梁山108名好汉,脚踩2米至3米不等的木制高跷,居高临下,浩浩荡荡,煞是风光。老人清楚记得1949年解放那年,是他第一次在乡亲们面前“亮相”。村里108将的高跷队凸现于踩街队伍之中, “宋江”、 “林冲”、 “卢俊义”等领踩着3米高跷,十分神气。一位扮演“浪里白条”张顺、头戴稻草英雄结的调皮少年,因其动作灵活、神态滑稽,引起人们的关注。他就是13岁的胡文浩,一个初出茅庐的高跷少年。

  那时村里会高跷的人不少,尤以踩6米高跷最为有名。上街时令观者昂首,休息时只需坐于二楼挡雨板上即可,颇有传奇色彩。少年时的胡文浩深深被高跷所吸引,好动好玩的“伢儿”,在家里厅堂练起了高跷。他自制了一副两米高跷,用桐油刷得闪光发亮,自己绑腿,自己扶墙起身。记不清自己摔了几跤,屁股上跌出了几个乌青,累了,扶着房梁歇一歇;疼了,用手揉一揉。他越走越稳健,越走越精神。

  小文浩对高跷队中两位高跷手特别佩服,一位是道家圩村的青年,他能踩4米高跷,是方圆几十里踩得最高的;另一个是亭趾村的阮兴财,他的踏技最好,善踢飞脚,上石拱桥如履平地。小文浩暗暗模仿他们的动作,苦练功夫,不到一年,也如愿以偿地学会了“金鸡独立”和“翻踢飞脚”,并能踩着3米高跷连走5里路,脸不红气不喘。这位无师自通的英俊少年很快成了高跷队伍中的“大将”。

  后来由于年龄的原因,胡文浩虽不踩高跷,但身心仍和高跷连在一起,只是角色有所转换,由“运动员”改当“教练”了。1983年,乡里成立了文艺工厂,组建文宣队。胡文浩被乡文化站聘请为高跷师傅。36个小姑娘交到了胡文浩的手里。胡文浩连续30多天泡在文化站里,不厌其烦地口传身授,一遍又一遍地示范讲解,“起脚要提高,方向要看平,步子要走稳”的口诀几乎人人会背。小姑娘练得叫苦不迭,老人更是劳力费神,每天光为学员绑高跷就多达上百副。严肃而又严格的胡文浩在训练中常常板着脸,直到“路考”那天,女子高跷队踩着1.7米至3.6米不等的高跷浩浩荡荡列队上路时,胡文浩才“多云转晴”,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这支以“中国排球女将”造型出现的女子高跷队一亮相就受到群众欢迎。很快,高跷成了余杭的一张特色文化名片。

  在胡文浩众多弟子中,有3位特别的学生颇使他得意。那就是30多岁的俞根富、俞的妻子和他们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在胡文浩的熏陶下,俞根富高跷踩得不错,2.5米的高跷上坡过桥,稳稳当当。前年杭州市举办家庭才艺大赛,俞根富的“高跷之家”被推荐参赛。凭着“步步高”和“长脚人”两个亮点,俞根富一家的高跷才艺荣获了三等奖。

  今年,胡文浩老人已经七十岁了,仍然声若洪钟。环顾他居住的陋室,一只收音机,几副用过的高跷板陪伴着他。镇里只要有高跷活动,他仍然乐意去指点一番。问及一生钟爱高跷的原由,老人乐呵呵回答:“高跷给了我精神的追求,生活的乐趣,健壮的体魄,我怎么丢得开呢!”

  【故事链接】高跷,汉魏六朝百戏中称“跷技”,宋代叫“踏脚”,清朝以来称为“高跷”。据《余杭县志》记载,旧时当地的此类表演叫“踏高跷”或“踩高跷”,舞者均化妆成传统戏剧人物,有生、末、旦、净、丑等角色。流传于余杭的高跷有文跷、武跷两种。文跷以走唱、踏方阵、踩龙阵为主;武跷则着重体现跳高、踢腿、劈叉等高难度动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