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入乡激发乡村新活力
洪祥滔
在浙东天台山的云海深处,台州市天台县雷峰乡正悄然上演着一场青春与土地的“双向奔赴”。当清晨的薄雾漫过黄家塘村的梯田,“朱莉的农场”里已跃动着年轻的身影,95后姑娘小林在樱花大道上熟练地直播带货。农场负责人林秀勇的工装裤上沾着新鲜的泥土,正带着新来的实习青年辨认有机肥配方。这个由“85后”青年农创客打造的共富田园,正在用青春的热力,让古村焕发出令人惊喜的“少年感”。
“无论是乡里还是村里,都给予了我们充分的发挥空间。”三年前,心怀“田园梦”的林秀勇来到雷峰乡黄家塘村,在乡党委的牵头下,一座集粮食种植、畜牧养殖、粮食加工、花卉种植、果蔬种植、露营民宿于一体的共富产业园拔地而起。如今,这里不仅是游客趋之若鹜的网红打卡地,更成为青年成长成才的“练兵场”。他们创新推出“农耕研学”项目,让游客、学生们在“春种秋收”中体悟“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开创“田间课堂”,设立“菜单式”课程,由6位新农人带着年轻人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村民罗大姐笑得合不拢嘴:“这些后生教我用抖音卖土鸡蛋,去年光腊月就赚了往年好几个月的钱!”共富农场如同一块巨大磁石,吸引着咖啡师、民宿设计师等青年才俊纷至沓来,让雷峰乡的青山绿水变成了年轻人的“造梦基地”。
当茶香漫过雷峰乡的沟壑,另一群年轻人正在工坊里破解传统产业的“青春密码”。放眼茶山,来自高校的茶学生架起科研仪器,研究生态种植技术;走进茶厂,青年创客与茶农共同研发新式茶饮,有效提升茶叶的附加值。依托天台山茶叶共富工坊,雷峰乡积极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模式,与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茶叶专业学生提供茶艺师、茶叶品鉴师、品牌策划师等实践岗位,让青年大展身手。
在雷峰乡的振兴蓝图上,青春不是孤勇者的冒险,而是众人谱写的交响乐。近年来,雷峰乡高度重视青年入乡工作,针对山区乡村人才匮乏、“空心化”凸显、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深入实施“峰回计划”,优化平台、资源等要素供给,全力支持带动青年入乡攻项目兴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力量”,用山水的胸怀,把每个年轻的心跳都谱写成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暮色四合时,农场的灯光次第亮起,烧烤区的炊烟袅袅升起,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玩耍,大人们坐在营地里围炉煮茶。这片曾被青年视为“回不去的故乡”的土地,如今正因青春的注入而焕发勃勃生机。正如林秀勇所言:“我们不是逃离城市,而是用城市的经验反哺乡村;不是重复传统,而是用创新让乡土文化永续传承。”在这片青山绿水间,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正在书写共同富裕最动人的篇章。
(洪祥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