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文章导航

仙居:家门口的河湖 流淌着幸福

杨超波 徐焕健 杨 群

  春分时节的台州市仙居县永安溪,溪水潺潺、碧波荡漾。长达上百里的生态绿道,串联起两岸自然风光,描绘出一幅绝美的山水画。下午2时30分左右,100多名身着“幸福‘河’您在一起”标语的巡河志愿者,在永安溪畔,开启了一场“水润仙居·幸福同行”的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主题活动。

  永安溪是仙居的“母亲河”,是全国最美家乡河。去年“十一”期间,慕名前往永安溪的游客达100多万人次;今年春节期间,永安溪绿道、三桥溪绿廊、十三都溪畔,每天游玩人数共超10万人次,沿途的自然风光给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传统治理到精品提升,从水清岸绿到幸福美丽,仙居从最美家乡河出发,向“永安溪时代”迈进。通过实施水安全保障、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经济转换的综合治理模式,以永安溪为主轴,38条大小支流为链,打造可观可游可亲可感的全域幸福河湖仙居样板。

  坚持水岸共治。遵循河道自然形态,仙居开展堤坝生态化改造、河湖缓冲带建设、滩林湿地修复、亲水节点打造,实现流域治理的迭代升级,陆续完成生态堤防新改建166.7公里,景观堰坝30余座,保护和修复湿地18150亩,亲水节点100多处。新建成的三桥溪市民休憩带,以仙湖公园、社区游园、口袋绿园、文化驿站、篮球场、轮滑场地、咖啡厅为点,联动20多公里水岸绿径,构造开合有序、景致丰富的园林式空间。

  开展多元保护。让“幸福河长”推动“幸福河湖”建设,仙居深化“河湖长制”,推出“幸福河长制”,邀请沿河民宿主理人担任“民间河长”守护家乡河。让“河长”集思广益,从基建、文化、生态、便民等方面出谋划策,全力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让家门口的“幸福河湖”流淌出“幸福生活”。

  推动价值实现。沿着永安溪活力带,着力推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仙居探索“水利+”新模式,融合文、旅、体、农等一体化系统开发,充分挖掘河湖治理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反哺水利建设运管。永安溪沿线“乡村氧吧”尚仁村背靠神仙居景区,成为游客休闲、养生好去处;“红色摇篮”姚岸村依托山清水秀的生态美景,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去年夏天,该县集防洪治理、生态景观、文旅产业于一体的“治水+旅游”融合发展试点酷塔水世界正式开业,3个多月的营业里,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7000人次,营业额超1000万元。

  守护、挖掘、提升河湖生态资源,做活、做大、做深山水经济文章,激发河湖内生动力和活力。目前,仙居县已先后创建11条省级美丽河湖,3个高品质水美乡村,贯通滨水绿道210余公里,沿线布局民宿总数达650家,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

  下一阶段,仙居将大力推进水域空间开放共享,构建滨水产业带,聚集起周边农贸市场、水上运动、乡村旅游、滨水露营等资源,持续推进河湖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幸福河湖带来的生态红利。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仙居:家门口的河湖 流淌着幸福 2025-03-31 浙江日报2025-03-3100015 2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