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文章导航

安吉黄杜村实现绿电制茶全覆盖

  “有了这张证,我们就能在茶叶包装上贴上绿电认证标识,自豪感油然而生,以后消费者打开包装,就能知道我们炒茶用的每一度电都是绿电,进一步擦亮我们安吉白茶的绿色底蕴。”3月25日,在湖州安吉雅思清和茶业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薛勇接到国网安吉县供电公司碳效服务工程师郭涛转交的绿色电力证书时感慨道。

  黄杜村是安吉白茶第一村,全村安吉白茶种植经营户达325户,茶园面积达1.2万亩,年产干茶超200吨。今年以来,安吉县全面启动安吉白茶低碳发展行动,在首批春茶开采前期,国网安吉县供电公司和安吉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动电炒茶绿色电力全覆盖,委托国网湖州综合能源公司在安吉白茶核心产区黄杜村开展绿证交易,推动全村茶农和茶企合计购买绿色电力272万千瓦时。这些来自新疆的风电清洁能源不断涌入黄杜村,助力全村实现炒茶绿电供应。

  这是电力助力安吉打造全国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的一个生动案例。据郭涛介绍,以往炒茶高峰期用电需求激增,当地往往依靠增加传统能源供电,不仅经济成本高,且与安吉白茶绿色低碳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如今,该公司以黄杜村为试点,整合县域内光伏清洁能源,利用移动储能充电宝,结合电力市场化交易,为茶农茶企定向提供绿色电力;此外,通过绿电绿证认证标识,让消费者更加认可安吉白茶绿色价值,进一步提升安吉乡村农业绿色品牌效益。截至目前,安吉白茶核心产区黄杜村28家茶企、297户茶农已全部完成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实现从茶叶摊放、杀青理条到烘干的电气化炒茶全流程绿电供应。

  “每张绿证对应1兆瓦时的绿色电力,可溯源至具体的新能源发电项目,确保每1千瓦时电都零碳。”郭涛介绍。据统计,今年春茶季黄杜村所有茶农茶企共计完成交易绿证2717张,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228吨,为茶产业贴上“零碳标识”。

  下阶段,国网安吉县供电公司将以此次行动为契机,联合国网湖州综合能源公司、安吉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总结并推广“绿电炒茶”模式,力争实现县域电气化炒茶绿电供应全覆盖,并逐渐拓展至办公椅制作、竹制品加工等安吉乡村特色产业,创新碳效服务举措,持续提升安吉乡村绿色低碳底蕴,助力安吉高质量打造全国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安吉黄杜村实现绿电制茶全覆盖 2025-03-27 浙江日报2025-03-2700016 2 2025年03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