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光华”:公益传承助力企业勇担社会责任
俞 琳 陈敢峰 孔佳莹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网浙江电力秉持新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国网浙江电力党校(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党校(培训中心))作为国网浙江电力唯一教育培训直属单位,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打造“浙里光华”公益品牌,在捐资助学、电力科普、技术帮扶、校企合作等方面精准发力,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举措,有力践行社会责任,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的担当与作为。
萤光助学 振兴乡村教育
2004年,党校(培训中心)(原浙江省电力职工大学)退休老师周光华在临终之际立下遗嘱,要将自己毕生勤俭节约积累的全部财产捐献给教育事业。2017年,经多方协调,周光华全部个人遗产“落户”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何元乡莽王小学,用于校园建设并成立“周光华教育基金”,长期资助困难生、奖励优秀生、激励楷模教师及开展培训。
为传承和发扬周光华老师教书育人、捐资助学的慈善情怀,党校(培训中心)主动接过爱心接力棒,连续8年开展公益活动,以教育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2018年以来,党校(培训中心)秉承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宗旨,坚持前往莽王小学开展交流,深度了解帮扶需求,捐赠桌椅、电脑、设备等教学物资。2021年,正式成立“光华”青年志愿服务队,策划并实施了综合性的教育援助计划,定期开展“微心愿”公益活动,建立“1+N”结对帮扶机制,架起长期关爱与支持的“连心桥”。2024年,首次举办“‘电’亮希望 共筑未来”赴杭研学活动,组织莽王小学师生走进杭州高等学府,感受杭城文脉,拓展科学视野,实现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
启光科普 护航蓓蕾成长
在“浙里光华”公益品牌的建设进程中,党校(培训中心)巧妙地将其与基地资源相融合,实现教育价值的多元拓展。
2019年,浙江电力安全警示教育培训基地建成,深度融入“浙里光华”品牌战略。党校(培训中心)构建起“筑牢安全意识防线、赋能企业安全管理、保障电力平安发展”的协同科普体系,通过“教育+实践”双联动,不断拓展“浙里光华”品牌版图,打造行业资源整合共享典范。在此基础上,该基地被认证为“建德市中小学生电力安全体验中心”,通过联合当地学校开展安全用电、电力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构建起“校—企—社”教育模式,厚植平安浙江文化沃土。该基地“守护蓝色脉搏——开创电力安全新纪元”案例获得行业内重要荣誉,擦亮“浙里光华”品牌新标杆。
位于党校(培训中心)湖州分中心的电力教育博物馆作为“浙里光华”品牌重要支点,深耕“电力安全+双碳科普”特色领域,近年来,持续打造“行走的电力课堂”,面向中小学生讲授电力安全科普精品课程,持续输出用电安全、低碳节能等新质理念,累计覆盖5000余名青少年。2023年,该博物馆讲解团队荣获“出彩国网人”称号。
擎光帮扶 输送技术人才
党校(培训中心)深度践行社会责任,培训师团队先后5次西进,深入青海、西藏等多地,以定制化理论与技能课程,构建起西部与全国的技术交互纽带,加速技术与管理经验西传。同时,组织10余次专项培训,精准赋能,为国网新疆、西藏、内蒙古电力等单位培育专业人才、升级技术体系,全方位分享教学管理智慧、师资培育策略、安全管控精要及数字化建设成果,以“浙培经验”引领行业提升,为西部电力稳定与拓展注入强劲动力。
和光共建 共育行业人才
党校(培训中心)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先后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等众多高校缔结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创新与高端人才培训业务合作,共同打造中国电力高端人才培训的重要窗口。
党校(培训中心)通过签署青年教师培养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合作互赢,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产学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充分利用高校科教研条件开展课题研究和交流,促进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在培训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为电力行业选拔、培养和输送应用型高质量人才。利用暑期实习项目,组织在校学生分组深入实训基地,加深专业认知,体验技术实操,促进教研成果转化应用,营造“产学共赢”生态,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提供范例经验,有力推动电力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多年来,党校(培训中心)始终坚持投身公益事业,以公益为动能助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撬动企业现代化发展。“浙里光华”品牌塑造了以责任、奉献、关爱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文化内核,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让积极主动服务社会的理念深深扎根于每一位职工的心中,成为最鲜明、最深厚的文化刻印。
专家之声
国网浙江电力党校(培训中心)以“浙里光华”公益品牌为支点,探索出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范式,为新时代国企服务共同富裕战略提供了创新样本。在党建引领下,构建“党建+公益”责任体系,连续8年开展助学行动,组织“微心愿”、云南学子赴杭研学等活动,为乡村振兴筑牢人才根基;打造“光华”青年志愿服务队,将“责任、奉献、关爱”的文化基因融入组织血脉,彰显央企“顶梁柱”价值追求。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以科普赋能未来,首创“校—企—社”联动模式,依托安全警示教育培训基地、电力教育博物馆等载体,开发“行走的电力课堂”精品课程,以“教育+实践”双引擎培育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累计覆盖青少年超5000人。党校(培训中心)还通过技术帮扶强基,实施“擎光帮扶”计划,为西部电力企业输送管理经验与数字化技术;产教融合育才,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与高校共建实训基地,暑期实习项目实现“课堂—实训—产业”闭环,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超千人,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储备高素质技术力量。
党校(培训中心)以公益为纽带,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发展动能,在助学扶智中培育未来力量,在技术交流中促进区域均衡,在产教融合中激活创新生态,生动诠释了国企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共同富裕的使命担当,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责任体系建设提供了国企示范。
浙江省国资国企研究院院长 俞朝辉
(图片由国网浙江电力党校(培训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