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文章导航

本报记者在经济主题记者会现场提问国家发改委主任

从“四件事”,感知民生温度

  本报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姜倩) 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在北京举行,5位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出席并回答媒体提问。这足可解释为何发布会前3个小时记者就开始在会场外排长队了。

  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回答了4家媒体的提问,其中就包括本报记者的问题:“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在民生领域反映了不少新期待,群众讨论最多的也是民生话题。国家发改委在今年的工作中会有哪些针对性的举措?”

  回答中,郑栅洁用一句话概括了民生工作的重要性,“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就是我们的工作任务清单”。

  普惠教育、育儿补贴、老年助餐……日常生活中,大家对这些“小事”十分关注。看似平凡的“小事”,桩桩件件关乎美好生活。

  现场,郑栅洁就如何继续紧盯和解决“急事”“难事”“愁事”“盼的事”这“四件事”,回应了大家的关切。

  “一老一小”问题关系千家万户,是当前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对此,今年将重点加强“一老一小”社区支持,包括以公建民营等方式提供更多低成本场所设施,支持专业机构提供优质服务,推进加装电梯、无障碍设施等方便老年人生活的改造,推动家政、助餐、助残等多样化服务更广泛、更深入地嵌入社区;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力争实现“小病不出市县、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加大对人口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支持力度,努力让外来务工人员变成真正的新市民……

  一项项举措务实、细致、贴心,正是“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的生动写照。

  最后,郑栅洁强调:“会一件件、一桩桩,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简短的一句话里,记者听到了民生的分量,感受到把政策力度转化为民生温度的努力。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0003 从“四件事”,感知民生温度 2025-03-07 27354967 2 2025年03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