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向荣 信心加码
朱浙萍
全国两会期间,牢牢占据两会热词“C位”的当数“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6日举行的经济主题记者会,“科技含量”就相当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回答记者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问时,颇为自豪地说,很多我们过去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场景变为现实,中国正稳步走向世界科技创新前沿。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首要工作任务。近年来,我们已明显感受到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动能。特别是过去一年,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到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和出口均创历史新高,越来越多的产品装上“中国芯”,再到人工智能大模型百舸争流、异军突起,工业机器人密度显著提升、人形机器人加速走向应用……一幅幅“新新”向荣的高质量发展图景,为奋进中国留下一个个难忘的瞬间,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的信心。
信心,还来源于“向新而行”背后的有力托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本次记者会上多个部门表示,将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持续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出台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科创的金融产品服务供给……一项项务实举措,必能托举更多创业路上的“取经人”踏平坎坷、向“新”而行、提“质”向上,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浙江已将创新置顶。结合浙江实际,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就要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以爬坡过坎的韧劲、只争朝夕的精气神,擦亮“创新浙江”鲜明标识,必能在之江两岸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春潮,以“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担当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