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不止养老院
本报记者 谢丹颖
银发经济到底是什么?
在2024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一位资深从业者是这么说的:“银发经济,包括但又不局限于养老,而是与医疗、康养、食品、抗衰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是中国未来几十年人口老龄化趋势中比较确定的产业机会。”
2024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但目前来看,最简单地介入或试水银发经济,就是在原有的、熟悉的行业基础上,增加一点适老化的相关内容、功能、效果等。
比如,记者发现,适家居改造中最简单也最贴心的设计,是在家里老人的必经路上,贴上一条再普通不过的感应灯带,17.69元即可到手,柔光不刺眼,可有效防止老人因摸黑而摔倒。
又比如,市面上热卖的老年益智辅具很多出自丽水云和,其实就是原来大家熟悉的儿童益智玩具,稍加改造,就成了老年人巩固记忆、防止老年痴呆的适老化玩具。据悉,“中国木制玩具之乡”的云和已推出“老年木玩”200余款,走出了一条“木玩+银发”的发展新路径。
如今,很多人一提及养老,便想到养老院、护理员。其实,银发经济,远不止各种养老院。据统计,银发经济中的老年旅游、各类辅具、适老化家居改造等,都是万亿级的规模。咨询机构艾媒咨询的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12万亿元,而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占同期GDP比重约为10%。
万亿级的赛道,催生了无数新机会,许多人开始关注、研究养老行业并开始在其中寻找机会。
但银发经济,到底应该怎么干?
一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应用老年学硕士生对记者说,养老是一个跨学科的复杂专业,生理学、医学、心理学、人口学、公共政策、管理学、营养学、死亡学,都会涉及。
前段时间,在浙大管院首届银发经济人才训练营,55位培训生的背景十分多元——开养老院的、搞适老化改造的、做高科技老年辅具的、专注老年文旅甚至培养老年网红的,以及没入行但捏着真金白银寻找机会的……
“行业太大了,专注一个细分领域、做好一件专业的事情就够了。”广宇集团养老版块负责人,在介绍旗下养老机构时,盛赞了其竞争对手——杭州“女儿家”等住家养老机构。在她看来,大家都处于新行业、新起点,“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定能共赢”。
摸准需求、找到办法、做大规模也是重点。以老年辅具——穿戴式机械外骨骼为例,国内现有的技术已经可以通过机械腿,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健步如飞,但缺陷是单价高昂,一套高达100万元。“能否找到银行、保险公司等,他们的高净值客户中肯定也有腿脚不便的家属。只要能卖出去第一批,看见成效后,更多买家、更多企业入场,按中国的制造能力与市场潜力,成本与售价很快就可以降下来。快的话,两三年就能降到50万元一副,五六年就可以10万元一副了。”某业内人士坦言。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政策加持、技术到位、专业进阶,正如浙江大学教授、老龄化与养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邢以群一直重复的那句话:“银发经济,大有可为。”从减缓身体衰老,到刚需的适老化改造,再到解决老年精神需求……对从业者、创业者而言,都是一片蓝海。
(本报记者 谢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