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眉山三苏祠——
年轻人如此喜爱“坡哥”
本报记者 史春波
四川眉山市因为一个人扬名世界,他就是苏东坡,中国古代文人中的顶流之一。
从古至今,无数人吟诵他的不朽诗篇,无数人被他的旷达乐观打动,无数人梦想和他有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这次,长江文化考察队第一路顺长江而行,从长江之尾来到长江上游,终于来到他的家乡眉山。
这个季节,三苏祠前的银杏树快黄了,它们都600多岁了。那棵黄葛树年纪更大,已经有上千年,如今依然根深叶茂,生生不息,像苏东坡的精神滋养着这片大地。
苏东坡是喝着长江水长大的。这条大江千百年来哺育了无数文人墨客。在中国文学的星空里,苏东坡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星,照亮无数后辈的心灵。
我想起,那年的苏东坡32岁,离开这里,踏着岷江水,开始宦海生涯,半生流离,至死也没回来过,想必在宦游的日子里,他也很想家。
现在的三苏祠每天人来人往,它早已不只是一座祠堂,更是一座精神殿堂。千百年来,无数人来到这里,拜谒他们崇拜的文化偶像。
四川省苏轼研究会副会长刘清泉告诉我们,整个眉山城都以苏东坡为傲。眉山以三苏文化命名的道路就有100多条,连眉山的城市标志都是东坡头像与瓦当的组合。
东坡大道、东坡竹园、东坡小学、东坡城市湿地公园、“起舞弄清影”的清影路、“欲把西湖比西子”的西子街,走在苏东坡的家乡,处处皆是他的影子。
刘清泉说,在这里,三苏文化的普及是从娃娃抓起的。学生们从小就读苏东坡的诗文长大,苏东坡由此成为他们人生的第一位导师,这便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刚刚退休、曾担任眉州市三苏祠博物馆文物部主任的徐丽说,她从小就喝苏家井里的水,因为她的父亲就在这里上班,长大后,她也留在这里工作,成为一名解说员、研究员,埋头研究三苏文化长达40来年。
徐丽说,这么多年来,看到这里发生很多变化。前几年,她亲历三苏祠大修,对它的保护是越来越好了。有更多年轻人来接她的班,比她更专业。比如翟晓楠,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高材生,在这里研究三苏文化5年了。这些年轻的研究者正用新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接受、弘扬三苏文化。
她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前些天,他们举办三苏文化论坛,邀请美国学者艾朗诺来讲学,视频放在网上,观看量有几千万。他们还开发了三苏文化数据库,点击量已经有几百万。
走访三苏祠的时候,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年轻人对苏东坡、对传统文化的各种现代化表达。
几天前,一名姓丁的广州籍大学生来到这里,给苏东坡写了长达两页的信。
我们发现的时候,密密麻麻的字已经被水打湿,笔迹模糊。
“坡哥,你好”,他是这样称呼苏东坡的。他说,在人生最苦难的时候,苏东坡的那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最能开导他。千百年来,诗意和旷达作为苏东坡的文化品格,一直伴随着每一代中国人,时时给人激励和疗愈。他的粉丝遍布世界各地,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年轻人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表达他们发自内心的敬慕和感动。
他们送酒、送糖、送花、送捞汁海鲜,苏东坡的雕像前总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食品。他们还给苏东坡写信、写段子,各种花样,既是倾诉,也是隔着时空的对话,可爱而真挚。
在苏东坡诞辰987周年这天,一名内蒙古的“苏粉”不远千里赶到三苏祠,只为在当天向他道一声“生日快乐”。这位“苏粉”,曾在人生逆境中被苏东坡治愈。
一名来自北京的朋友,在一张便签上留言:“东坡先生,泽被万世,谢谢您成为照亮我生命的光。”这样的互动,让这座古老的三苏祠增添了活力。
那名丁同学在信的结尾写道:“我四处周游,常常伴随您的脚步。希望在中国大地您的另一个脚印处回见。”
眉山和杭州,分别处于长江的上下游,虽然相隔几千里,我们和苏东坡虽然跨越千年,但是,我们同饮一江水,苏东坡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毕竟,苏东坡在杭州做过“市长”,给我们留下苏堤春晓,留下东坡肉,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动人诗篇。
如果能够穿越,欢迎你——东坡先生,回到杭州,回来看看江南的秋色,看看你吟咏过的西湖。
(本报记者 史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