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专家因地施技根治耕地非粮化
抛荒地成了万元田
记者 翁云骞 谢履冰 通讯员 詹柴
本报讯 (记者 翁云骞 谢履冰 通讯员 詹柴) 日前,宁波海曙区伟良农场的秋马铃薯喜获丰收。“这个经过改良的土又松又软,种出来的土豆卖相好,产量也高!”种植户李伟良说。谁能想到,这几十亩地曾因发展花木产业肥力低下的“孬田”,如今“摇身一变”,种粮食作物也一样亩均效益达万元。
“非粮化”整治过程中,花木生意停掉了,空出来的地种什么好?这曾是许多像李伟良这样的“转产”农户的难题,也困扰着各地粮食生产。宁波市农科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金树权说:“耕地种植林草花木将导致土壤酸化、板结、有机质下降,有时还会对耕作层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为改变这一现状,从2022年开始,金树权团队牵头实施宁波“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非粮化耕地和中低产田产能提升综合技术模式与应用”项目。借助为期三年的科研,专家为在“非粮化”整治中清理出来的地块提供个性化“转产”方案。
因地施技很关键。专家首先测出地块的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再结合整治前的耕种情形“对症下药”。伟良农场所在地块壤层薄,专家团队采用机械深耕、施用有机肥等措施,数十亩耕地不久就恢复了“活力”。宁波多山,山岙山脚处的耕地整治难度大。专家先对这些地块的犁地层进行表土剥离,再将下层砂石土替换成保水性好的黏土,相当于动了“手术”。经测产,通过这种新技术改良的示范地块稻谷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达到高标准农田水稻的产量。
解决“非粮化”问题,提高种粮效益是根本。结合各类型耕地的特性和改良情况,农科专家积极推广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在土壤保水性不好的地方,我们会推介种更加适合的玉米、马铃薯等。我们选育的‘甬马1号’马铃薯就很受农民欢迎。”宁波市农科院薯类专家王芳告诉记者,作为公益性科研项目,专家不仅为农户提供免费种苗,还亲自上门指导栽培。
耕地质量好了,加上有良种良法配套,让农民种粮信心更足。象山西周镇数百亩抛荒地经过酸化改良提升肥力之后,很适合种马铃薯等旱粮,在城里工作的王献江第一时间回村承包了30余亩。“通过马铃薯和玉米轮作,去年一亩地纯收入接近1万元。我的农场还给村民创造了好几个就业岗位,收入比他们过去种苗木还要高。”王献江说。
通过共建示范基地的办法,专家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了宁波2900多亩“非粮化”耕地的改造,每亩地平均增收超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