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极氪赴美上市获批——

浙江新能源车企能否驰骋资本市场

  针对万众瞩目的IPO(首次公开募股)进展,极氪CEO安聪慧在日前召开的极氪汽车发布会后表示,“会根据市场情况,密切跟踪资本市场动态,适时推进部署完成上市时点。”

  8月25日,证监会官网披露,对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信息予以确认。也就是说,极氪赴美IPO正式获批。当前,极氪估值接近130亿美元,若顺利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或将再造一个千亿市值车企。

  蔚来、理想、小鹏、威马、爱驰……近年来涌现的中国新能源车企,有的成功拿下IPO,有的半路折戟,极氪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浙江新能源车企能否驰骋资本市场?

  主角光环

  极氪、帝豪、几何、豪情、宝腾、远程、雷达、极星、领克、银河、沃尔沃、路特斯、Smart……盘点吉利控股或投资的汽车品牌,不少人可能都会感叹一声,“眼花”。

  其中,要论谁是“主角”,极氪风头无两。公开信息显示,极氪成立于2021年3月,由吉利汽车、吉利控股集团共同出资设立,并由李书福挂帅担任董事长。

  此前,记者在地处宁波前湾新区的极氪智慧工厂采访时,就已充分感受到吉利赋予它的“主角光环”——总面积1946亩,相当于181个标准足球场;从随处可见的智能屏、机械臂、AGV小车,到自动化率高达100%的焊装、冲压产线,再到全球领先的一体化压铸车后地板,处处透露技术和资金实力。

  吉利强力“输血”之下,极氪的表现可圈可点。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春林告诉记者,从1到100000台量产车下线,他们仅用时548天,创造了全球高端纯电品牌10万台车最快下线纪录,今年预计能达成14万辆的交付目标。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极氪累计销售达14.49万辆。8月,极氪交付量12303辆,同比增长71.7%,也成为唯一一个连续7个月同比、环比双增长的纯电汽车品牌。

  对比来看,今年前7个月,蔚来共交付7.5万台,小鹏仅交付5.24万台,而它们均成立于2014年。

  出身不凡,成绩不俗,这样的极氪自然受到资本青睐。

  上市之路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极氪,此前已经展现强大的融资能力——

  2021年8月,极氪完成Pre-A轮5亿美元融资,该轮融资后极氪估值为90亿美元;

  今年2月,极氪再度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近130亿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一众投资者中,既有博裕投资、鸿商集团这样的知名资本,也有越秀产业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等地方国资,还有宁德时代、英特尔资本、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等供应商身影,对他们来说,参与投资相当于一次合作关系的深度捆绑。

  完成初步融资、达成一定销量后,启动IPO也是不少造车新势力的惯常操作。去年12月,吉利汽车公布,极氪按保密基准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了可能进行IPO的注册声明草拟本。尽管IPO规模、上市日期等均未披露,但已引发市场无限遐想。

  今年8月22日,吉利汽车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安聪慧再次表示将选择合适窗口期择机上市。3天后,证监会官网正式确认,极氪赴美IPO获批,上市一事取得实质性进展。

  根据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极氪拟发行不超过9.26亿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市场预测,此次极氪IPO的规模或达10亿美元。

  尚有隐忧

  那么,为何去年底就递交了赴美IPO申请,近期极氪才在国内备案审批呢?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或与交付量有关。

  2023年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跌宕起伏,维持30个月的产销增长宣告结束,“价格战”愈演愈烈,不少造车企业出现倒闭危机……

  在2022年完成7万辆年交付目标的极氪,也没有幸免。今年1月,极氪仅交付3116辆,环比下滑73%。此后,极氪009上市,对销量也没太大刺激。直到6月,市场景气度回升,极氪交付量快速增长。

  6月和7月连续两个月交付破万后,放出极氪IPO消息,无疑是明智之举。

  眼下,尽管新能源汽车产销还在增长,但在消费动能不足、新能源车渗透率增速放缓背景下,品牌竞争更趋白热化。

  8月以来,特斯拉接连降价抢跑,“价格战”风云再起。重压之下,此前价格“咬死”在30万元的极氪001,也首次将最低价下探到了26.9万元。降价+车型进化,极氪显然是要一搏市场规模。

  此外,从吉利汽车发布的2023年中期财报来看,今年上半年极氪累计交付42633台,同比增长124%,营收为212.83亿元,但亏损达到8.09亿元,上年同期营收为88.2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为7.59亿元,“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尚未扭转。

  燃油车时代,传统车企的车型迭代、产线技改等投入,都是相对可以预测估算的。但迈入新能源车时代,无论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研发,还是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卫星定位应用等开发,都需要从零开始,投入巨大。一边烧钱造车,一边亏钱卖车,变成不少新能源车企发展“怪圈”,可能这也是新能源车企谋求上市融资的原因之一。

  尽管资本市场对新能源车企青睐有加,但不可否认,随着风头逐渐冷静,大家似乎也在对盈利能力不足的新能源车企失去耐心。这从今年初威马、天际等的融资困局,就可见一斑。

  IPO如何推进,极氪能否点燃资本市场热情,又能否在方兴未艾的新能源车江湖里驶出自己的路?我们拭目以待。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浙江新能源车企能否驰骋资本市场 2023-09-07 26185207 2 2023年09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