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钱塘江

文章导航

万山磅礴看主峰

——以《清平乐·六盘山》谈新山水史诗绘画创作

  六盘山是中国西北部的一座大山,耸立在甘陕宁夏的大地之上。屏关中,锁固原。红军长征,令此山更加巍峨。毛主席的诗,使这座山愈发充溢着一种诗意,一种向东而强、走向胜利的陶然诗意。一座山与中国地理标识联系在一起,与中国革命的胜利联系在一起,与一位伟人的伟大胸襟联系在一起,天地浩气,格外雄伟。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是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我们从小就熟记于心,经常抒情于怀。所以这张画的意境从一开始就定在了“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诗情画意上。

  从2020年10月接受创作任务,到2021年5月完成作品,《清平乐·六盘山》先后历时近七个月。其间,创作组赴六盘山写生考察两次。将一张大风景画成有意境、有内容的“山水史诗”,对于油画是一种新的尝试。天高云淡,崇山峻岭,蜿蜒奔腾,六盘山如何能显?第一次考察,对六盘山的山形地势做了整体研究。六盘山主峰前山巍峨,后山蜿蜒,但从群山之中却很难突显。要么孤单,要么不显,这是一个问题。2021年初,冒着冬雪,创作组带了摄制和航拍的器材又去了一次。冬日六盘大雾,松雪蔽山,在那里候了几天,才抓了机会上山,拍了一片峥嵘雪山。这种独特的航拍角度,让主峰呈现出金字塔状的雄姿。我们抓住这种纪念碑式的山壑形象,让群峰形成簇拥之势,将主体山脉的形象问题解决了。

  要赋予这种风景以山水叙事的表现和内涵,这方面中国画有很多传统的经验与方法,如烟云、崖石、飞瀑、乔木等等,让风景呈现一种独特的叙事表情,而不是一片浑浑噩噩的山壑实体。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尝试,让左侧的山体形成一片深谷,山谷逶迤西去,悠远而辽阔。右侧的山体让烟云飘起,杳渺之处,露出山川高树。远山莽莽苍苍,众壑翻涌,如若几条巨龙,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陕甘宁一带,十万大山。六盘主峰有如旗峰,呼唤群山,向东而强。这种势,这种莽莽苍苍的实体感是油画所特有的。那山峦起伏、峰止川往的表情,带入中国绘画的方法,写出中国风形地理的韵味。某种独特的山水史诗的叙事意味就慢慢地积累起来了。

  最后是南飞雁。用一线的雁群,还是人形的雁阵,我们做了多次尝试。最后决定用一字雁群,一方面有更好的蕴意,另一方面,能够强化天高云淡、天际苍茫之感。

  《清平乐·六盘山》基于新山水史诗叙事做了一些尝试,对山水的观看也做了独特的调动。第一,对于主峰,我们强调其全山形象。中国传统山水均强调这种全山形象,《溪山行旅图》《早春图》概莫能外。但这种全山比较难见,逼近了,没有层次;推远了,全山之形不显。此次用航拍来俯望,绘制时又做了调整与强化,主峰的金字塔形形相叠,既雄伟又富有层次。第二,全幅画的山势,既要有主次远近关系,又要有壁立千仞的纪念碑的力度,是谓立山。山势能立,这是中国竖轴绘画的最大特点。化到这种横阔的画面之中,就要用山形和烟云来做转换。中国传统山水的独特表情恰在这种要紧处,在这里,立山的刻画越强,山势就越有力,整幅画就越雄伟,《清平乐·六盘山》的诗意就越充分。这在新山水叙事绘画中还要进一步做持续的探索。第三,是这种千山万壑汇在一起,必要有如若盘龙似的走势。正如毛主席的如椽巨笔之下的“苍龙”,雄强而要有规则。这就需要烟岚。烟霭云雾,将层层叠叠的山脉理出层次,烟云的本身又化作了烟岚苍龙之形,烟云深处又有杳绝风物等等,是谓经营烟云。这一点此次也只是浅尝,还留待日后的深究。

  总之,《清平乐·六盘山》的创作远超大风景的一般绘制,它向我们提出了重要的新命题。如新山水史诗的主题、新山水叙事的方法、新山水表现的语言等等。总结这次创作,则是对我们绘画创作的新呼唤、新要求。山止川行,风禾尽起,我们应把握时代机遇,勇攀创作高峰。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4 万山磅礴看主峰 2022-08-07 浙江日报2022-08-0700012 2 2022年08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