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民
如何看病
实习生 蔡筱梦 周梦楚 整理
美国:
乡村医生也短缺
美国的医疗技术毫无疑问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但复杂而充满矛盾的医疗系统并不符合超级大国的身份。在美国,城市人口享受着高额的医疗保险以及便捷的医疗服务,而农村人口,则与中国农村人一样,面临有病难就医的情况。虽然在奥巴马的执政下,美国已经通过“全民保险”的议题,但实际效果仍不容乐观。即使居住在乡村的美国人享有医疗保险,然而乡村医生的短缺依然造成农村人口 “有保险,无医疗”的尴尬境地。
乡村医生的短缺造成美国农村人口难以接触到优质医疗保健服务,而世界最贵的医疗费用也让还没享受到“全民保险”政策波及的乡村人口望而却步。尽管如此,美国依然有许多公共医疗福利体系散布各地。简单的说,得了重病没钱治,总会有一个机构愿意帮助你。
日本:
互助保险保障看病
几十年来,日本政府和民间机构采取各种措施,多管齐下解决农民的医疗困难,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就已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体系,几乎每一个日本人都参与了国民健康保险。然而国民健康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只负责国民70%的医疗费用,剩下的30%依然需要国民自行支付。这对于偏远农村的穷困人口来说依然无力负担。农民互助健康保险组合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互助健康保险组合的资金来源是参加者交纳的会费及保险费。
澳大利亚:
小城镇遍布私人诊所
澳大利亚实行的是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所有澳大利亚永久居民和公民(包括新西兰公民)均可申请一张医疗卡,持卡者可免费在私人诊所及公立医院得到医疗服务,钱完全是由国家出。居住在小村镇的居民,一般选择到私人诊所就医,大医院则是为急诊、住院以及重症所设。私人诊所的数量非常多,通常一个街区就会有一个,并且诊所的名字通常就会以这个街区来命名。
生活在澳大利亚一些偏远山区的居民,看病就医对他们来说依然不便。由于澳大利亚的农村地广人稀,许多地方相距甚远,社区服务与交通设施都十分不便。另外,虽然澳大利亚总体医生数量过剩,但偏远山区依然存在缺医少药的情况。
英国:
网格式的健康服务
英国农村公共健康服务体系在农村地区,采取了不同于城镇地区的运作方式。英国的农村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三种基本的服务方式:第一种,家庭护理服务。这主要提供给那些更愿意独自生活在家里的患者。医疗机构将根据与地区卫生部门签订的合同,定期上门为他们提供健康服务。第二种,日托服务。社会服务部门主要在人口聚居中心提供日托服务。全科医师和地区护士根据合同安排定期访问中心,为集中在这里的患者提供治疗和体检服务。第三种,电话服务。当地部门建立健康服务热线,以解决那些距离偏远的患者的健康服务问题,或及时为处于危急中的患者提供医疗咨询。网格式的公共健康服务体系,基本保障了农村人口享受医疗服务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