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跨越“鸿沟”
· 全国政协为不再连任的在浙
十届全国政协常委颁发纪念牌
· 以制度创新促进城乡融合
· 体育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 省竞争性选拔干部报名结束
· 创新完善政策机制
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 北京奥运会大型新闻图片展开展
· “军令状”立出
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跨越“鸿沟”
——嘉兴全力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调查(上)

本报记者 应建勇 沈建波 陈培华
  这似乎是一条难以跨越的“天堑”——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横亘的“鸿沟”由来已久。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消融这条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裂生的城乡二元“鸿沟”,不仅能为长期处在“弱势”状态的农民带来福祉,更是事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全面振兴的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维。

  英国著名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曾在他的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描绘了一个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问题来处理的妙想——“把一切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这样的“和谐组合”正在嘉兴得到践行。早在2004年,嘉兴便开始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今年初,《嘉兴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行动纲领》和与之配套的7个推进体系实施方案以市委2008年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紧接着,嘉兴又被列为全省唯一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地级市。

  在消弭城乡“鸿沟”上先行一步的嘉兴,正在为全省乃至全国作出探索和示范。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率先迈步的嘉兴,站在了创新制度、挺进改革“深水区”的崭新起点上——

  嘉兴凭什么能先行一步、又凭什么先行一步?

  这是我们到嘉兴后最先抛给嘉兴市委书记陈德荣的问题。

  陈德荣先给我们来了一个“名词解释”:城乡一体化是人类对发展的一种新认识,它把城市和乡村建设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促进人口城市化,逐步消除城乡差别,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上的协调发展,使城乡在共同繁荣中共享文明成果。

  “嘉兴具备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利条件,嘉兴更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迫切愿望和需求。”陈德荣说,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9亿农民的幸福指数是个大事情,嘉兴率先走了一步。

  此话不假。在嘉兴,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享受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和待遇”,这种改变就渗透在寻常百姓柴米油盐的生活细节中。

  秀洲区高照街道高桥社区77岁的施阿木老人,近来成了街坊邻居们议论的“新闻人物”,因为他刚和小自己5岁的老伴跑到嘉兴闹市区的影楼拍了一套婚纱照。

  这个追逐时尚的“新潮”人物是个在田间地头操劳了一辈子的老农。3年前,施阿木家的田地被征用,他所在的高家桥村也改造成了农民新社区,施阿木家分到了三套公寓房,一个小套老两口住,一个大套儿子儿媳和孙女住,另外一套出租。土地被征后,老两口每月可领到1000多元养老金,因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看病也可报销不少钱,家里自来水、抽水马桶、管道煤气一应俱全,垃圾收集、物业管理也有专人负责。儿子媳妇每天开着轿车去上班。小区门口有5条公交线路可以到嘉兴市区,要去城里办个事也十分便当。“现在我们除了身份还是农民,生活与城里人其实已经没什么两样了。”一大把年纪上影楼拍婚纱照在施阿木眼里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施阿木的时尚之举映照出嘉兴农村的巨变,折射出嘉兴农民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幸福体会。

  翻开地图,地处杭嘉湖平原东北部的嘉兴河港交错,沃野千里,是鱼米之乡的经典代表。嘉兴市域面积3915平方公里,仅与淳安县相当,但嘉兴是全省唯一的纯平原地级市,也是我省发展最为均衡的地区,所辖5县市均为全国百强县。(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2007年,嘉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8∶1,远好于其他许多地方。

  这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8.6公里,居长三角同等级城市之首,等级公路通村率和路面硬化率均达到100%,所有行政村都有公交车到达。“走,到城里买东西去”的吆喝常常飘荡在嘉兴乡村的田间地头;

  这里,城乡一体化供水人口覆盖率已超过62%,所有自然村都有了宽带接入点;

  这里,15年教育全面普及,在全省率先实现高中资源向城市集聚,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基本实现全覆盖;

  这里,31万被征地农民中符合条件的20.2万人均纳入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市乡镇、行政村的覆盖率达到100%,去年推出的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已将城乡居民纳入了全覆盖的养老保险体系;

  ……

  无疑,嘉兴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然而,在发展形态发生积极而深刻变化的同时,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渐次暴露——

  城乡各类规划无法衔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依旧……

  另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土地等要素制约日益显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明显不足。嘉兴是平原,没有大量可用来改造为建设用地的低丘缓坡。杭州湾北岸是主航道,嘉兴也不可能进行大规模围垦造田。如何才能盘活有效的土地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空间,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保障?

  “嘉兴推进城乡一体化面临着更为艰巨和繁重的任务。”嘉兴市主要领导认为,摆在嘉兴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必须打破体制障碍,这就需要大胆推进制度创新,“不仅要改革,而且要有综合配套改革。”

  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核心,“十改联动”,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劳动力、生产资料等要素自由流淌——

  趟入改革“深水区”的制度创新,该从何处着手?

  要破题,就从最难处入手。在嘉兴人看来,凡是限制城乡要素流动和造成城乡不平等的政策,都是革新的对象,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土地和社会保障。因为从广义上讲,市民与农民的最大区别在于市民与农民相比,没有土地;而农民与市民相比,没有保障。

  这两者之间,有没有桥梁?嘉兴市作出了自己的路径选择:在确保农民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通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

  眼下,一个名为“两分两换”的创造性改革正在嘉兴部分乡镇试点。8月27日,当我们来到试点镇之一的余新镇明星村采访时,汪志根等首批7户农户当天正式与镇里具体操作“两分两换”工作的渔里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

  汪志根家有三间1987年建造的两层楼房。根据协议,汪家的老房将被拆除,宅基地将被复垦为耕地。按照农房的实际建筑面积,他们可以在镇上选择总面积相同的公寓房,可以拿到3套房子。汪家也可以选择只拿一套或两套房子,余下的面积可以拿镇里统一建造的标准厂房,也可选择货币安置。汪家的近10亩田地,则流转给渔里公司,每年可以拿到5000多元租金。如果流转期限超过10年,汪志根和家人还可享受一项政策——可以按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城镇居民的缴费标准和待遇参保。

  这是“两分两换”的基本运作模式——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在依法、自愿的基础上,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换句话说,一个农民即便住进了城里,但承包田还是他的。

  成为市民是许多农民的梦想,但农民进城往往顾虑重重。“他们一怕买不起房子,二怕没有保障。”在嘉兴市农办主任汪洪波看来,“两分两换”试点的最直接作用,在于打通了农民进城的渠道,“在农业社会,土地是农民生活的保障,而在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嘉兴,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和充分的进城进厂务工机会同样能为农民提供生活保障。”

  嘉兴是平原水乡,到处都是宜居地,农民大多分散而居。如仅有137个行政村的平湖市,自然村多达2343个,农村建设用地比较浪费。正在开展“两分两换”试点的平湖新埭镇副镇长富国权告诉记者,根据他们的调查,该镇户均宅基地平均占地1.2亩,搬到新村后减少到0.5亩,如果换成公寓房,节地效果将更明显。

  由此带来的大规模土地流转则换来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秀洲区高照街道土地流转率已近100%。因为集约效应,今年春天,镇里小麦丰收,创下了全省春粮亩产的新纪录。

  农村改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节约的土地指标还能换来发展的新空间,“两分两换”的衍生效应是多重的。

  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推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同时,户籍制度、规划管理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市镇建设等其他9项改革也同步启动,“十改联动”,合力跨越城乡二元“鸿沟”——

  10月1日起,嘉兴市公安部门在进行户籍管理时,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性质划分,取而代之的,是有地居民和无地居民,有地居民土地被全部征用或全部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和无地居民一样享受相应的各项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就在上个月,嘉兴市建设局更名为嘉兴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这一更名的背后,意蕴深长,今后,凡是嘉兴市域范围内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公用事业和社会发展项目,将统筹规划,不仅配置效率将提高,而且凡是能共享的都将共享;

  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城乡一样化,事实上,农村永远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鸟语花香”。按照嘉兴市的设想,农民今后将主要向新市镇集聚,通过强镇扩权,全市将形成40个左右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新市镇,吸纳离开土地的农民;

  ……

  变化总在人们不经意间悄然来临,在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的嘉兴,农业、农村、农民每天都发生着变化,一体化的过程让人们深刻感受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熔炼与裂变的真实质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跨越“鸿沟” 本报记者 应建勇 沈建波 陈培华 2008-9-10 48256F32002924A6482574BB0023DADE[A1-应建勇≈A2-沈建波≈A2-陈培华≈B1-郑建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