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感言
陈定模勇于开拓实践,敢于最大程度地鼓励老百姓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到今天依然契合省委、省政府的“两创”总战略。由此产生的精神财富,也将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龙港人去实现新跨越。
陈定模,男,苍南人,1939年出生。1984年,他主动请缨,出任苍南县龙港镇党委书记。他敢于创新,勇于改革,大胆地提出土地有偿使用和实施户籍改革的设想,使一个原先贫穷的小渔村成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为中国农村城镇化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崭新道路。
鳌江的水静静流淌,在她的下游南岸,今日的龙港镇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个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小城市,就是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龙港镇。
不了解龙港镇历史的人,在一组数据间可以深刻体会她的巨变:
24年前即1984年,龙港镇刚成立时,这里是一个人口6800多,农渔业产值不足400万元的小渔村。可到1990年,该镇工业总产值达2.32亿元,成为温州第一个工业产值超2亿元的乡镇。2007年,该镇工业产值近198.8亿元,全镇实现生产总值81.6亿元,财政收入7.6亿元。
小渔村的裂变从何而起?一位主动请缨担任龙港镇镇委书记的共产党员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以一纸“军令状”,将自己与龙港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改变了无数“泥腿子”的命运,堪称有勇有谋的改革开放急先锋。
他,就是陈定模。
坐在龙港巨人中学的办公室里,年近70岁的陈定模精神矍铄,健谈乐观。回忆起那激动人心的峥嵘岁月,说起那纸“军令状”,一切仿佛就如昨日触手可及。
1983年底,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苍南县设立龙港镇。时任钱库区区委书记的陈定模向县里建议,由各区在龙港镇建一条街,发动先富起来的农民到龙港投资落户。这个点子得到了县里的支持。陈定模回去一召集,有900余“专业户、个体户”报名到龙港投资落户。为建设龙港镇,陈定模向当时的县委书记和县长等主要领导“毛遂自荐”,并立下“军令状”:“我不要县里多少投资,保证三年内把它建成繁荣的江南一镇。”这一“军令状”,终于获得信任,陈定模出任龙港镇委书记。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龙港建镇初期,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冲破一些固有的禁区,解决好人和钱的问题。
人从哪里来?面对旧体制下户籍、口粮、身份等重重政策限制,陈定模以中央(84)一号文件中“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这段话为政策依据,在苍南县委支持下,规定凡在龙港镇购地建房、经商办企业的农民都可自理口粮迁户口进龙港镇。这是当时户籍制度改革的大胆创举。
建设城市的第二个因素是钱,钱又从哪里来呢?陈定模提出了“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通过政策的变通在土地出让时征收公共设施费来解决,由此创造性地进行了土地有偿使用的实践。
用3万元钱,换取一块地,“赠品”是城镇户口。在当时的户籍制度下,3万元钱能使农民变为居民,这一招有着极大的诱惑力。此举推出之后的10天之内,就有2700多个农村专业户落户龙港镇,集资1.2亿元。几个月内,就有五省十县2万多农民蜂拥而至。一股强大的“龙港旋风”席卷平阳、苍南两县,并影响到文成、泰顺、瑞安等县。人们都以能到龙港落户为荣。
陈定模的大胆创新,改变了龙港的命运。龙港开发启动了,荒凉了几千年的龙港滩涂沸腾了,温州农民造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这次彪炳史册的造城运动,让龙港名满天下,龙港人也在品牌效应中尝到了甜头。由于大量经济精英的集聚,建镇后龙港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陈定模笑了,他的“军令状”兑换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我为自己是一个龙港人而自豪,我深爱着这片土地,”陈定模回忆当年改革创新的动力:“动力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谋利益。要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实践!”
陈定模说,改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当初中央和各级领导不给机会,不支持,也不会有今天的“农民城”。归根到底,是一个好的时代催生了“农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