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绚丽丝绸成为中俄两国人民
沟通和文化交流的纽带
· 180余件珍贵丝绸文物和展品,体现中国丝绸文化的底蕴
· 56件当代丝绸产品,令爱美的俄罗斯人心花怒放
· 剡溪:“浙东唐诗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 俄罗斯,为中国丝绸文化喝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56件当代丝绸产品,令爱美的俄罗斯人心花怒放
  古老的丝绸之路让俄罗斯观众叹为观止。“丝国之路——5000年中国丝绸精品展”中,56件当代产品又令爱美的俄罗斯人心花怒放。这是中国5000年丝绸史的文脉延伸和发展坐标。包括当代手绘服装、彩色数码织锦画、乱针绣风景画、床上用品、民间织机、养蚕工具等,充分展现了中国丝绸在当代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的手绘服装,由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设计系教授裘海索创作,曾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美展设计类金奖。这组服装以真丝乔其纱和素绉缎等为面料,用中国传统的工笔画风格在丝绸上绘出牡丹花纹。在观众眼里,整组服装以蓝绿色为基调,结构简洁,廓型线流畅,却保留了传统服饰的韵味。展品将手绘技术融入现代服饰设计之中,让花、枝、叶诉说春天的故事,从而传达出清新春色、美满和谐的主题意境。

  曾经获得200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彩色数码织锦画刚在俄罗斯亮相,就受到了观众的一致称奇。在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这组彩色数码织锦画共有3幅,以花卉纹样作为表现主题,质地细腻,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织物立体感颇强,充分再现了原有图案的质感和笔触。据介绍,展品利用“高密度全显像数的仿真彩色丝织技术”织成,这项技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人工智能及电子提花龙头与新型织机等各种新型技术和设备,将纺织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全部纳入数码控制中。与传统五彩像景织物相比,它突破了原有提花织物由于色彩有限而造成的色彩表现上的局限,能表现的色彩最多可达4500种以上,真是一片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56件当代丝绸产品,令爱美的俄罗斯人心花怒放 2007-11-16 浙江日报000132007-11-16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