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我省今年24.2万名考生可上大学
· 沙石滩建起文化俱乐部
· 七位老农民 自发修古道
· “从糠箩跳到了米箩里”
· 要闻简报
· 余姚外来工当选党代表
· 用户磨破了嘴皮,没用? 监督员一次询问,改了!
· 轻松健身 快乐工作
· 想开餐厅 先问居民
· 政策性农业保险 理赔全省第一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78岁的义乌赤岸镇敬老院老人朱孚产——
“从糠箩跳到了米箩里”
本报记者 胡梦 徐贤飞 徐晓恩
  说起自己的晚年生活,义乌市赤岸镇敬老院78岁的老人朱孚产乐呵呵地说:“到了敬老院,我就像是从糠箩跳到了米箩里啊。”

  朱老伯是赤岸镇敬老院的首批入住者之一,原来住在距赤岸镇所在地15公里外的官余村。当时,村干部上门来问他,愿不愿意到镇上的敬老院去住?朱老伯说如果是政府办的他就去,“因为政府不会让我吃亏的”。

  朱老伯现在每天都乐呵呵的。他扳着手指说:“衣、食、住、行,政府都考虑到了。每个月还有50元的零花钱,看病可以报销。”据了解,赤岸镇敬老院是省级先进敬老院,现在全镇83位五保户老人全都住进了敬老院。

  在敬老院,朱老伯一般都是早上5时起床,只要不下雨,就和同伴们一起散散步。因为左眼从小失明,所以下象棋等要“眼力”的活动他都不太参与,没事就上街“视察”。因此,赤岸的点滴变化他都亲身感受到了。

  最近,他感受最大的是赤岸镇的生态建设——街道变干净了,人们都爱卫生,有一点垃圾都会主动地放在垃圾箱里,不会乱丢。

  朱老伯是一个苦命人,他有两个哥哥、两个弟弟,家境贫寒,加上他从小体弱多病,所以长大后连娶亲的念头都不敢有。他说,早些年,一直是种田砍柴为生。百来斤的柴火挑到赤岸来来去去得花一天的时间,也赚不了几块钱。

  朱老伯说,现在村里可漂亮了。泥路变水泥路;池塘掏净了污泥,水也变清了;塘四周还种了好看的花草,装上了彩色的电灯。一到晚上,年轻人到灯光篮球场打球,老年人坐在塘边凳子上话家常……

  今年春节前,公交车通到村里,他被邀请坐上挂着大红花的第一班公交车。朱老伯带着遗憾说,那天也有记者采访他,但他太激动了,把最想说的话忘记了。老人们笑着齐声叫他今天把遗憾补上。他想了想,认真地一字一句地说:“能有这么幸福的日子,要感谢党与政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