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六一”怎么过,孩子提方案
· 一个父亲的儿童节烦恼
· 从征案方案看快乐源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六一”怎么过,孩子提方案
  这是一段真实的谈话记录。这位父亲的烦恼,或许不少家长也碰到过。虽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过上小博那样优越的生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孩子的物质愿望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物质生活带来的快乐边际效益不断降低,匮乏时期物质的快乐魔力在这一代孩子身上失去了效力;他们接受的信息量更是其父辈当年所无法想象的,和父辈相比,他们的需求正在发生着某些重要的变化。

  杭州市育才实验学校曾做过一个调查。调查内容很简单,就是问学生:你觉得你的生活过得幸福吗?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中带有不幸福感的比率达到30%以上,而且学生的幸福感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明显下降。

  对于这些看起来什么都不缺的孩子,什么东西,才能让他们感到幸福与快乐?一个父亲的烦恼,引出了一个关于孩子的社会话题。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为怎么过儿童节绞尽脑汁的并不只有小博的爸爸,教师俞富根也是其中一位。在设计过六次儿童节主题活动方案后,俞富根迎来了2006年的“六一”,还剩下不到一周时间,这位省创意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得主,著名活动“看孩子怎样保护鸡蛋”的设计者,正愁得挠头。

  “想一个节日活动并不难,可是要想出一个孩子们真正喜欢的,符合他们需要的活动,太不容易了!”

  俞富根说,活动主题和细节每年都要创新,现在的孩子,课外生活太丰富,他们见多识广,每天都能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如果活动一直走老路,孩子们肯定不喜欢,那么活动要传达的教育信息就无法被孩子们感知到了。俞富根说,他真的很想知道,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商量后,我们决定在俞富根老师任教的杭州时代小学,举行一次方案征集活动,主题是“我想怎样过‘六一’”,让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自己为自己策划节日方案。而我们,想从中寻找孩子们的快乐源头。

  一天内,我们就征集到了近百份活动方案,有的学生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有的学生在文字边上还画上了各种插图。从这些方案看,小孩子并不在乎儿童节能不能收到礼物,吃的欲望也很平淡,他们仍然喜欢玩,向往没有作业的一天,此外,他们已经开始有很多更复杂的愿望。在这些表达还很稚嫩的文字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孩子们共通的东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