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务院首批命名的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绍兴的名城保护规划,始于1983年。绍兴市委书记王永昌说:“保护和建设好8.32平方公里的绍兴古城,既是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城市未来发展的时代选择。”
绍兴古城保护和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的资金,来源于政府主导、市民参与、企业资助、银行贷款等各个途径,在历史街区保护修缮中,公建设施全部由政府负担,首批私房的修缮分别由政府和市民负担55%和45%。此外,还引入世界银行贷款4400万美元,用于古城民居修缮和基础设施改造。
整治完成后的绍兴历史街区,由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公室与所在社区共同管理。“街区不是景区,不能用太多的条例和规范加以约束。”李波觉得,居民有的时候在门前晒着的被子尽管有碍观瞻,但毕竟也无可厚非。只是当个别居民习惯性地想把生活污水倒进河道里的时候,他们的工作人员才会上前阻止。
最近,他们发现老街上的一些住户买回鸡鸭来,喜欢坐在自家天井杀洗褪毛,因为规划中天井里统一埋设的下水管只是用来排掉雨水,动物血水和污物顺着水道便直接进入了河里。于是他们劝说住户们能改变一下生活习惯,告诉他们厨房的下水管道与城市排污系统是相连的,所以这样的家务活儿,希望他们能尽量在厨房里完成。
李波说,居民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政府管理部门所能做的只是引导。“毕竟,他们才是这条街真正的主人。”
1500米长的仓桥直街,已经成为了当地一处新兴的旅游景点。房价,已经至少是几年前的三四倍。老街已经很喧闹了,街口总是停着许多等待拉客的人力三轮车,街上开出了商店、酒家、饭店和茶楼,甚至家庭旅馆。对着售卖臭豆腐和绍兴霉干菜的小店,背包客们很喜欢住在绍兴老街上,体味当地的民风。仓桥直街31号“广场客栈”的老板娘说,五一期间,他们家的所有房间全部被游客住满。
曾参与过绍兴市志编写的任桂全是土生土长的绍兴人,他觉得这种历史街区的“人气激活”,在延续古城风貌,抢救文化遗产方面,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当地政府部门则始终强调,古城保护本身不考虑商贸旅游,尽管保护在无形中总会促进旅游的发展。他们希望,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管理职能,与各方的协商合作,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使市场自然启动。
眼下,通过古城保护,绍兴城区范围内已有300多家工厂外迁,减轻了古城原有的功能性负担。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认为,绍兴在名城保护方面创造的经验,“探索了保护与利用相和谐的有效途径”。
按照规划,200万平方米绍兴历史街区的修缮和整治的全面完成,将持续到2020年。“对古城的整体保护,则是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任务。”王永昌希望,绍兴在历史街区保护上的尝试,能从根本上破解文物古迹周边风貌协调的难题,探索出一条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的有效路子,从而实现“全城”保护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