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商标交易:在“陷阱”与“馅饼”之间
· 外企抢注“西游记” 温州民企提出异议
· “争夺”流行词语 民间商标投资人浮出水面
· 从“单打独斗”走向产业化 市场需要创意“流水线”
· 从打“时间差”起步 温州“商标超市”的市场启蒙
· 17家企业才拥有一个商标 中国商场的“品牌饥渴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打“时间差”起步 温州“商标超市”的市场启蒙
  “如果要给现在的商标投资人找一个前辈,那一定是温州人。”

  说这话的时候,温州兴业商标事务所主任陈贺政一脸得意:“早在2000年,温州人就已经在‘超市’里开始商标交易了。”

  据了解,目前温州已注册的商标已达到36000多件,在全国居于前列,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商标是由个人注册等待交易的。

  不少人都认同,温州“商标超市”的出现,为商标投资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本。

  在温州巴黎大厦12楼,记者来到了温州兴业商标事务所开办的“商标超市”。一出电梯,走廊两侧墙壁上数百张的白晃晃商标广告立刻占据了我们的整个视野。在每一张商标广告上,都能清楚地了解到商标的类别、使用商品、标贴、编号,有的广告上还配有直观的使用效果图。与那些天价商标相比,这里商标的报价要显得平实许多。

  “之所以称这里是‘商标超市’,是因为在这里交易商标,就像到超市里买商品一样,方便而且直观。”陈贺政告诉记者,“商标超市”的作用是为商标注册人和企业搭建一个理想的交易平台。“事务所目前的商标年申请量达3000多件,这些商标中除了一部分是企业自己注册使用之外,绝大部分商标是商标投资人挂在‘商标超市’里等待交易的。”

  商标交易在温州的出现绝非偶然,温州灵活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决定了对快速获得商标的市场需求。“如果按照正常程序,企业要想成功注册一个商标,从递交申请书到拿到商标总局的受理书需要3至5个月,再花上约两年时间才能让自己申请的商标进入国家商标总局的公告书,经过3个月公告后才能拿到证书。这段时间如果有人提出异议,还需要花时间答辩。”陈贺政说,对于擅于抢占先机的温州商人来说,这个过程显然过于漫长。

  对于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想要抓住机遇占领市场,一般就在这三五年间。而转让商标只需要5至8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差”正好解决了温州企业家的烦恼。

  记者发现,与市场上的天价商标相比,这里商标的报价要显得实在的多,基本上在几万到十几万之间。在陈贺政看来,这正是商标交易在温州趋于理性的表现。

  “商标若连续3年停止使用,商标专用权将被撤销。如果不能尽快地收回注册成本,投资人将会承担不小的风险。”陈贺政认为,加快商标交易的速度,提高商标的使用率,是推动商标交易的关键所在。想依靠天价囤积居奇,并不是商标生产、交易的趋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