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杭州出台24条政策措施
· “万向”凭专利技术攀上市场制高点
· 我省举行学习郑九万专题座谈会
· 省工商局成为 全国唯一获奖集体
· 花儿为什么 这样艳
· 我省向老干部传达全国“两会”精神
· “浙江电子口岸”今年基本建成
· 我省首家民间设奖协会成立
· 省武警总队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 我省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 工人锅炉专家——陈有生
· 台州电厂五期扩建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核准
· 丽水市中级法院二审宣判
· 努力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贡献力量
·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教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给非公经济发展加油
杭州出台24条政策措施
  本报杭州3月16日讯(记者 金波) 今天在杭州市民营经济大会上,杭州市委、市政府公布的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24条政策措施,显示了杭州从全省民营经济第一大市向全省民营经济第一强市跨越的决心。

  经过“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杭州市以个体私营经济成分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根据省工商局的统计,2005年杭州市个体工商户数占全省的15%,私营企业数占全省的26%,均居全省第一。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均列全省首位。但是,杭州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外部挑战:国外跨国公司竞争、市场准入限制、政策歧视。而企业本身也存在规模小、竞争力弱、技术创新不足、品牌知名度不够等多种缺陷。杭州市今天公布的24条措施正是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针对目前该市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和现实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订的。

  能开放的都开放。“非禁即入”四个字给民营资本拓宽投资领域大开“绿灯”。新政策大力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非公有资本可投资水利、交通、能源、供水、供气、供热、道路、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环卫设施、生态建设工程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的改革。积极推行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等有效形式。杭州市还大力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和文化产业领域。

  该平等的都平等。杭州市、区县(市)两级政府安排的各种扶持企业发展的资金,不分企业性质,实行同等支持。对国家制定的税收政策,凡未特别规定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的,非公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并在税收管理和服务上一视同仁。完善“工效挂钩”办法,扩大企业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范围。非公有制企业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技术开发费用、技术成果转让、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抵免以及社会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等税收政策上,与公有制企业享受同等优惠待遇。同时,进一步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国家和省规定有低限收费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的低限标准收取。

  应服务的都服务。杭州市将建立企业综合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形成经常性、多形式、制度化的党政部门与企业双向沟通交流渠道。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服务组织。扶持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信息与咨询机构、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同时积极开展创业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优化人事人才服务。

  到2010年,杭州市力争使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70%。培育年经营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0家,年经营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80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