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供本报专稿(记者栾吟之 实习生 瞿轶羿)这几天,一篇《电子产品购买防骗终极攻略》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帖子内容包括如何识别水货笔记本电脑、如何避免买到翻新手机、如何检查电子产品序列号等等,帖子作者“水云间”写下多次经历消费陷阱的心得,希望“看到的网友不要受骗上当”。
记者在网上看到,许多热心网民都像“水云间”一样,在互联网论坛上发布自己的防骗攻略或受骗上当的过程,提醒其他网民警惕,这种新型的维权方式正悄悄流行。
进入携程旅游网的“社区”板块,网友评论区人气旺盛。记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某些宾馆、餐厅和风景区名称,立即就回查到许多网民的相关评论。涉及海南某观光景点的评论达200多条,有网民洋洋洒洒留言上千字,原原本本写出自己受骗上当的细节,还制作了表格,一一列出被“宰”的消费项目;有的网民传授与商家讨价还价的经验;还有细致地列出每一种当地水果的价格,并精确到几角几分。
另一网站的维权讨论区里,有网民详细列举数百家招聘“骗子公司”的信息,上“黑名单”的企业还被列出具体办公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一家工艺礼品公司被描述为“所谓的进入复试,实际上只是让交350元培训费,且面试考官本身学历很低”,另一家鞋业公司被描述为“公司老总好色,只招女性,且常常被顾客投诉”……
记者采访发现,网上交流的受骗经历多集中在旅游、餐饮、装修、婚庆服务和电子产品等方面。家住普陀区的陈先生正为选择婚庆公司犹豫不决,前几天经朋友推荐,他登陆“篱笆网”论坛区“取经”,将网友告知的婚庆消费陷阱、各类婚庆用品价格、各家婚庆公司诚信度等信息一一记下。“听取了这么多网友的提醒,我心里有底,以后我也要把自己旅游、购物的经历发布到网上,和其他人分享。”采访中,许多年轻消费者表示,进行大笔消费前,他们都会在网络论坛上看看网友点评,“那里不仅信息更新快,而且比商家的广告更值得信任”。
然而,也有商家指出,网友传播“企业黑名单”、为餐馆打分评定等级的做法不排除有人故意恶作剧。不久前,一家餐馆把某个给自己打“差评”的网站告上法庭。为此,法律界人士提醒:网友网上维权的出发点很好,但也要注意分寸,可以“现身说法”或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最好加上“以上属于个人观点”之类的备注;切忌对商家进行恶意攻击,或捏造事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外,网站运营商应对网友发帖进行把关和删选,最好要求网民实名注册,并制定相关发帖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