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转换,各种冬令进补的信息无处不在,本周就连高等学府的佼佼者也在品尝教育的“进补”利好:上海某知名大学开设“哭吧”,让学生哭诉泄压,“生意”很火爆;而北京某知名大学研究生“教你谈恋爱”的“恋爱培训班”,竟引来了博士生的“屈尊讨教”。有关专家认为这无非是一些关于自我调节、与人相处和做人处事常识和技巧的学习,为什么这种社会化的成人教育却成为热门,除了确实有其市场需求之外,也反映了我们教育事业中对社会化教育的缺失问题,更令人费解的是:我们的社会化教育为什么非要等到临近毕业,走向社会时才“临阵磨枪”,开始“恶补”?
哭,为什么会这么难?
开设大学生“哭吧” 生意火爆
近日,上海某知名大学的辅导员协会新开了一家“哭吧”,让大学生们发泄减压,“生意”很火爆。
据该大学学工部部长介绍,他们专门开辟了一个“辅导员之家”作为咨询场所,由专职辅导员担任“吧台”听客。在这个心理咨询和陪伴平台上,学生们可以倒苦水,发牢骚,甚至哭诉,以宣泄心理压力。
每周二下午,学校还会在BBS(电子公告牌)上开出“网络哭吧”,值班的“哭吧”辅导员会做客网络聊天室,听学生在网上倾诉。这种心理陪伴的特殊疗法,既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又能赢得学生信任,切实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因此,“哭吧”最近的点击率和关注度相当高。
对此,家长们最是纳闷,他们对记者说:“我们把活泼可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怕他们哭闹,那时候的孩子,想哭就哭,没想到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后,到了大学里,连哭都要学了,怎么会这样?”
其实,早在2004年,南京就出现了“哭吧”。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这家只有9平方米左右的“好心情哭吧”,除了飘响着刘德华的《男人哭吧不是罪》的音乐以外,里面摆着辣椒水、大蒜头等催泪“工具”。“哭吧”每天有10多位客人,哭1小时收费50元,月收入超过5000元。来哭的客人中,80%以上是女性,很多是白领……”
哭是心理发泄调节的一个渠道。学会哭,反映的其实是人们对社会压力的不适感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弱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各种压力产生的压抑感让人们欲哭不能。所以才需要通过特殊的服务找到一个发泄的渠道和途径。但是“哭吧”在大学生中的“生意”很火爆,有如此大的市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太脆弱,还是承受不了学习和就业的压力?有关专家对此的担忧也不是没有理由。他们指出为什么这种心理减压和自我调节的教育不提前,为什么在大学里才开始“恶补”。
谈恋爱,也要开课培训?
“恋爱培训班开课” 教你谈恋爱
1月11日,9名青年男女在中关村参加了“恋爱艺术培训班”,他们学习的内容有如何“涉入爱河”等。对此,北大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认为,爱情不是通过培训就能获得的。
号称中国第一个“恋爱艺术培训班”的主讲人杜胜祥是北大心理学研究生,培训班分初、中、高级三个班,初级班以没有谈过恋爱的人为主,中级班针对谈过一次以上恋爱、但没成功的人,高级班培训对象为“爱的路上走得很远,却很辛苦,感觉不幸福,以准备结婚或者已经结婚的人为主”。他说:“最重要的是让学员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据了解,该班共授课4次,学费200元。此次来听课的学员中有一位是博士生。培训班以谈心的方式进行,课后还将给学员布置作业,包括文字和行动两方面。
当哭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时,学习如何谈恋爱也就不足为怪了。尽管一开始就遭到专家的质疑,但是培训班还是照常开课了。爱情通过培训和懂得恋爱艺术就能得到的吗?北大社会学教授说:“两个没有好感的人,即使懂得恋爱艺术,也不可能形成恋爱关系。靠用恋爱艺术和技巧去谈恋爱,这会使得爱情变味,失去爱情的真谛,有欺骗的嫌疑。”
“真正的爱情可以是一见钟情、瞬间爆发,也可以是顺其自然,均源于彼此发自内心的真爱,双方须真诚相对、真心相爱。”连这么简单的道理和常识都不知道?专家搞不懂现在的教育为什么会这样,家长们更搞不懂了。
2005年某高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素养而推出的“淑女班”也曾轰动一时,内容和“恋爱培训”差不多,也无非学一些人际交往的礼仪和技巧、处理异性交往的障碍以及进行心理上辅导等,其实这些本来就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内容,是每个人在接受教育和成长过程积累起来的,为什么非要等到大学生就业前来进行突击“恶补”?
“恶补”能“成”人吗?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从无知蒙童变为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学校接受十几年的教育,最终走向社会,能不能尽快适宜社会,自主创业,独立生活?对个人来说,这是一个人一生的关键点,对接受教育的群体来说,是对教育的一种检验。
近日,有女大学毕业生不愿找工作却先到婚介所征婚的新闻见诸报端。而在罗列的很多征婚条件中,钱排往往被放在第一位,要有房有车,生活无忧。
心理学家认为,这种个案尽管是个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问题,不能上升为社会现象,但是一个接受了多年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刚跨出校门,为了想追求更舒适的生活,她的志向不是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却想走各种各样的“捷径”,有的甚至不惜超越做人的道德底线,这是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极大讽刺,折射出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以及当前社会存在一些行为失范的问题。
“恶补”能否 “成”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回答。